上海画家庄艺岭 大写意花鸟展当代韵味

字体大小:

上海画家庄艺岭(68岁)的大写意花鸟画看似传统,实则具当代韵味。他首次出国,就来到新加坡,个展“韵”呈献40余幅水墨新作,包括八米长手卷、册页、岩彩画,从用纸、颜料、裱框到立意皆用心思,静静地呈现这位文人画家内在世界的丰饶情趣。

心法独创中国画艺术

本次展品不在于表达物象的技法的多样性,而在于心法,庄艺岭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宇宙,真正的艺术家都活在超然的平行世界里,然后呈现出来,才知道那不叫技法,是心法。心法创造了独属于中国画的艺术。说中国画的写意与诗性,其实是说中国画是‘神’的艺术与‘无’的艺术。”

庄艺岭画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有思想。他希望画出让自己感动,也让人感动的作品。《狗狗的所思所想》以儿时所玩的折纸狗形象出现,花瓶采用青金石颜料,纸团敲打出肌理效果。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庄艺岭想让观者从中感受到时间流动的状态,巧用从拍卖行拍下的日本18世纪金箔纸当作背景,斑驳屋漏痕代表时间流逝,融入空间艺术,更具精神、情境与故事。

庄艺岭切割出小张金箔纸,贴墙上看几天,根据印痕作画。他的《莲花观音》不是白色的,而以木雕形象垂看众生,远处白荷绽放,蝴蝶飞过,用檀香木框画。他的《瓶中花》有几分常玉的味道,却又有自己的味道,白姜花留白得仅剩勾勒的轮廓,格外高洁,凝固一瓣花无声落下的瞬间。浑厚又轻盈的花瓶用矿物丝绒般黑墨粉画成。《飞翔的翅膀》是超现实的当代艺术,是庄艺岭怜悯残疾人士而打造的一对振翅,遨游白云间。《兰花枉自开》在金箔纸画伸出框外的无根兰花,特用和式锦裱法,庄艺岭说,中国兰花画不画无根的,当今人四处漂泊,根在框外。

三连屏《浮光耀金,静影映壁》呈现无涯时间的大自然杰作——花园。画室有上百种矿物颜料的庄艺岭,用了德国胭脂虫洋红来画花,描绘的昆虫多达16种,栩栩如生,师承功底扎实。他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美术丛刊》《艺苑掇英》《朵云——中国绘画研究季刊》编辑,师从李苦禅弟子龚继先。庄艺岭笑说,龚老师说过齐白石的蟋蟀画得太僵硬,因为齐老根据蟋蟀标本来画。这是时代的局限,而今网络发达,画家有更多管道观察活蟋蟀,理应画得更好。为营造氛围,他还在画廊墙面画了多只满场飞的蝴蝶、慢慢爬的蜗牛。

画展有一组作品以老绢为本,裱以花梨木或檀香木,像挂在墙头久远的古典画。这系列具宋画意境,《暗香浮动》,近看花卉,远处山水,带山水画笔触。《春蛙斜阳里》描绘一只青蛙与一剪竹的对话,不就是这位“庄子”与世间万物的对话?《叶下清冷》的蜗牛带卡通漫画的童趣。老绢画面得以沉淀,更有层次,庄艺岭用笔很淡,寥寥几笔简笔,意境即出。《松间双鱼》的双鱼拟八大笔意,松树画得很当代。

《日暮牛归途》的黄昏色更像油画,显示作画55年的庄艺岭的杂学。他也写小说、诗歌与电影剧本。心不静下来他不画,要听音乐、喝茶、抽烟,看点书,突然有点心跳才画。画时要随兴,用笔要松。废画达三分之二。

庄艺岭审视过往作品,感到“差了点什么”,可能是个句号。他打算70岁重新出发,定下原则:不搞无根源的抽象画,不追求市场,遵从自己的个性,追求禅和雅,更靠近绘画性,继续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展览从5月23日至6月13日上午10时至6时,在那薇画廊(The Fullerton Hotel #01-08 S049178)展出。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