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对粤剧的了解仅停留在《帝女花》“落花满天蔽月光”的唱段。加入本地戏曲界后,由于自己专业从事的剧种多为京昆,鲜少听到粤剧。直至一次偶然在网上一睹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宣传片,被那极致的东方美学震撼,所以对近期中国广东粤剧院来新巡演呈献此剧充满期待。
观看后不由感慨,这期待太值得了,甚至有一种喜出望外的幸福感。不得不说,广东粤剧院的《白蛇传·情》带来的真是一场极致精彩的演出,无论是演员、音乐、舞美,还是剧本改编,都充满巧思。同为旦角演员的我,也被白蛇的饰演者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圈粉”。她的一颦一笑,一悲一喜,莲步轻移,婀娜多姿,那柔情的唱腔及优美的身段,活灵活现地展现出白素贞的温婉、情衷及贞勇。千百个人心目中有千百个白素贞,我心中的白素贞便是曾小敏饰演的这一版——茫茫人海,断桥之上,白氏初见许仙,忽忆起前世恩情,心潮奔涌难抑,她急步失仪,又想到要遵循古时男女礼节,望见定情郎君的娇羞与窃喜被曾小敏表达得淋漓尽致。后半段的武戏可谓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最是那一声凄喊的“许郎”,在悲怆音乐的烘托下,使我不禁潸然泪下。
曾小敏在有大段武斗的“水漫金山”一折里突破性地将双枪改为七尺长水袖,以柔克刚,灵蛇形象跃然台上,加上身手一招一式都是练家子的真学,几乎每个动作都以细腻、华丽、到位而获得满堂喝彩。武旦的身段技艺,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如此文武兼擅,苦付的努力与心血可想而知。
重人欲、尊人性、颂人情 受年轻观众青睐
除了白蛇令人甚是欣喜感动之外,朱红星扮演的小青也是灵动可爱。她开场在断桥上,步态摇摆,身姿不稳,展现了蛇妖对初幻人形的不适应;而对于白许二者跨越人妖两界的惊世情感,小青懵懂无知也心生忧疑,还有点孩子般的愣头青,着实生动天真。
许仙唱段中的一句“人若无情不如妖,只要有情妖亦人”,紧扣并升华了全剧的“情”字,传递出“人间处处有真情”的主题内涵和文化价值观。从形而上的角度看,这是一部相当“重人欲”“尊人性”也“颂人情”的作品,被注入摩登却普世的哲学意义和人性价值,所以不难理解它为什么能收获时下一众年轻观众的青睐。
这出《白蛇传·情》,是我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看的粤剧之一。全剧保留了五折加尾声“未了情”,从一开始清丽明快的人间佳境,到后面低沉肃杀的危情险滩,唱词起伏跌宕,节奏错落有致。很难忘小青怒斥法海的一句:“人家你情我愿,碍了谁人的眼,关了哪佛的事,逆了哪里的天!”句句刚毅、愤懑,充满反抗精神,配上悲情又盛大的背景乐,让全场观众掌声雷动。
鹿童、鹤童、小沙弥等次要角色的形象设置也恰到好处。不管是仙是僧,编剧始终深挖“人性”:鹿童善心放走冒死盗仙草救夫还阳的白素贞,沙弥慈悲放走因有负爱妻而悔恨不已的许仙,这两“放”,互文回环,构成“对照美学”,是对“情”的巧妙渲染刻画。
我深感中国的粤剧人一直紧跟时代脚步,努力探索发展新的作品形式。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探索与尝试。艺术就是要多元才会有生命力,《白蛇传·情》就是义无反顾的改革与创新之作,这种改与创此刻看来是极为成功的。
激赏于广东粤剧院的这出好戏,将现代价值观融入到传统故事中。《白蛇传·情》是新时代中一部亮眼的新编粤剧,但绝对不会是唯一一部,期待该剧院日后有更多佳作登场。
(作者是焦点剧场总监、本地戏曲演员兼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