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更多外地人在新加坡设立新画廊,自1996年成立的新加坡画廊协会(Art Galleries Association Singapore,AGAS)的成员总数已达60名,比2020年增长一倍。
其中,超过30家画廊成员将从9月1日至29日联办“新加坡9月艺术季”(Singapore Gallery Month),在吉门营房(Gillman Barracks)与周边、丹戎巴葛与周边、乌节路与其他地区,展出超过99位艺术家的作品。活动由艺理会支持。
艺术教育任重道远
画廊协会主席、Yeo Workshop创办人杨文琪受访时说,当今经济放缓,画廊生意多少受影响,期待艺术季的平台能将现有的以及新的藏家聚集在一起,加强对艺术的认知。她说:“国人有钱了,为什么不买艺术品?教育,教育,教育。公众的艺术教育仍缺乏,画廊协会成员们携手向这个目标前进。”
往年协会举办的艺术周扩大至一个月的艺术季。画廊作为展出和支持艺术家的平台是艺术生态不可缺的一环,艺术季主打是画廊各自策划的展览,展出包括日本草间弥生(大田秀则画廊)、泰国Natee Utarit(STPI)、中国林奥劼(香格纳新加坡)、新加坡彭靖能(Ruben Pang,Richard Koh Fine Art)、Faris Heizer(Cuturi画廊)、东南亚女艺术家(39+艺术空间)等作品。
新成员异彩纷呈
艺术季发布会在协会新成员海莱艺术空间举行。海莱为中国第一代当代艺术画廊,创设人董炜2023年底入驻客纳街“吾庐”俱乐部(72 Club St),致力于将东亚与东南亚艺术推荐至更广泛的收藏机构。该空间9月12日起举行法籍比利时当代艺术家查尔斯·约瑟夫·德·利涅亲王(Prince Charles Joseph de Ligne)的摄影图片艺术展“光色景观”。其作品以抽象形式看世界,作品形状和颜色是构成主义的,艺术家用镜头就像画家用画笔,情感是灵魂。
延伸阅读
另一新成员品艺画廊已从新加坡银行搬到史丹福阁( 61 Stamford Rd #01-06),在面积2500平方英尺的店面举办开幕展“从热爱到使命”。展览聚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亚艺术的转型,其中,许铁生有感于战乱而泣血的粉彩自画像令人动容。他在中国国立杭州艺专绘画科修读时所作水彩自画像与到马来亚后的街景画形成对照。唐大雾展出四张纸本水墨,土著系列芭蕉画是艺术家亲睹后港从养猪农村蜕变为公寓商场,用水墨为村民作肖像。画前装饰的芭蕉叶来自后港。研究员许元豪8月30日晩上7时在画廊主讲唐大雾与艺术家村。
新成员日本的白石画廊(39 Keppel Road #05-03/06)9月7日起,举办台湾设计师转当艺术家的蒋友柏“四季”个展。由台湾王玉龄客座策展人策展,在展厅中铺陈四季更迭,展示蒋友柏多层次色彩肌理,表现出季节丰富变化的作品,并邀请观者透过画中动物形象,回望自身与自然季节的链接记忆。50件展品过半为2024年新作,蒋友柏将发表两件长达十公尺,气势磅礡的力作。
七藏家开放私人住家收藏
艺术季节目由Louis Ho策展。往年画廊活动以私人藏家导览最受欢迎,今年邀请旅居本地的七位不同年龄层与背景的藏家开放私人住家,向公众展示如何以艺术装饰住家空间。开放那森路(Nassim Road)住家的藏家Krystina Lyon与丈夫28年前度蜜月时买下第一件艺术品后,开始收藏之旅。她说,收藏不仅是认识艺术家,更是通过艺术品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文化。其收藏以东南亚当代艺术为主,并挖掘女性、原住民艺术家等未知领域。
离新20年,从事法律业的苏友光开放巴西立公寓住家的收藏,包括20位本地新晋与10位资深艺术家作品。他观察到新加坡艺坛比起20年前更有活力,年青艺术家对艺术创作充满热情,藏家应该给予支持。
艺术季也有在画廊办瑜伽课、品清酒、亲子首饰制作与绘画工作坊等活动。公众可下载Particle手机应用参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