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是一种分隔。两岸是一种对望。隔着柔佛海峡,新马两国往返频密,看得见一座长提每天人流车流和物流没有间断;更有看不见的情感、关系、风俗、历史和文化艺术之间的相互交会。刘瑞金的《两岸》,写的是文学的两岸,用文学的内蕴与精髓,“穿越”两地语言上和文化上血脉连接的情谊。
作者刘瑞金1971年出生于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他目前是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新华文学》总编辑。1999年,获国家艺术理事会颁发青年艺术家奖。他的创作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著作包括诗集《若是有情》《用一种回忆拼凑叫神话》《寻找诗》,散文集如《众山围绕》《说散就散》,并主编《新加坡的99幅文学风景》《新马文学高铁之微型小说》等。
本期内容(在播放器中点击书签,就能跳至对应的章节):
[00:17] 作品分享
[02:22] 赏析
《两岸》 作者: 刘瑞金
文学需要流动
从这岸到那岸
用一样的方块字
把岛屿的思念带到半岛
把老山的书写带到新山
用心灵联系两山两岛之情
高铁需要穿越
从此岸到彼岸
用相连的轨道和速度
把州府的文化带到坡县
把吉隆坡的语言带到石叻坡
用相同的血脉联系两坡之谊
唇齿相依的两岸
实有共同的语言
我们用榴梿和山竹交谈
用兑换率和长堤天南地北
南北大道上的车牌
同中有异的口音
我们有一条历史是回到相同的起源
也是因为历史,让我们分家
而今地铁联系两岸穿梭近在眼前
文学高铁已先行穿越南北
吉隆坡的缘分以新山续之
你们南下,我们北上
南北的故事继续延续
不只用高铁的速度
也用文学的温度
后记:
新加坡作家协会和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合编《新马文学高铁之新诗》,8月31日马来西亚国庆日那天在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举行推介仪式。新加坡作协的几位代表北上吉隆坡,和马华作协的几位代表见面,也参观了《星洲日报》,和几位报社的负责人交流,言谈甚欢。10月11日,花踪文学奖颁奖礼第一次走出吉隆坡,在新山举行,目的显而易见,是要拉近新马写作人的距离。想到两岸虽以新柔海峡隔开,其实近在咫尺。故作此诗铭记。
《开卷》由《联合早报》副刊和音频组制作,与海内外读者和听众一起走入新加坡文学的世界。每逢星期四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