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杰出书法家徐祖燊今年迈入期颐(100岁)之年,费时三个多月,每天写字八小时,在“百岁彩虹:徐祖燊书法展”展出50件楷书新作。展览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善济医社、众弘福利协会、新加坡南洋孔教会和中正中学校友会联办。
书法展从12月7日至11日上午10时至傍晚5时,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大厦嘉庚堂(47 Hill Street S179365)举行。
写楷书其实最难
徐祖燊在武吉知马一带的住家接受专访时谦逊地说:“现在我活到百岁,真不容易,不如在家写写字,帮帮慈善机构。我从没卖过字,写字都是做慈善。以我的水平还不值得他人为我的字出钱。” 仅为善济医社,他已义写过千幅书法,也曾为总统慈善基金、喜耀文化学会、中正中学诸机构筹款。
1925年生于中国广东番禺, 徐祖燊五岁习书描红,七岁入学,十岁随父南来,受教于“有恒私塾”书法家谭恒甫门下,背诵诗书,伏案临池,历时三年。徐祖燊至今谨记恩师谭恒甫的教诲——“书艺不露锋芒,做人也是。”
写招牌名气响的谭恒甫与当时的学校只教楷书,徐祖燊也以端方庄重的楷书受人赞赏。他指出:“楷书是写字的基本功,如果写得好,写什么书法都美。而写楷书其实是最难的。”
转入养正学校后,徐祖燊受教于高鸿铿、徐东藩,兼临隶书。他笑说:“父亲说过读什么书都不比会写字、开发票、打算盘重要,将来可以当掌柜,不然就做苦力了。”
和104岁林子平同窗
日军南侵,徐老学业中断,为解决生计,在日本电信公司做中文书记,曾为日本人的木刻墓碑写字。恢复和平后,他回到中正中学上半天课,受教于黄载灵、张瘦石、吴得先等老师,开始接触北魏刻石书体,下午则到华侨中学上课。徐祖燊说:“中正同班同学29人,而今有联系的仅有104岁的林子平。林子平非常欣赏我的楷书。”
1952年,徐祖燊接手经营家族的“万丰隆中医行”至2007年退休。药行牌匾出自名家于右任之手,吸引到在牛车水写生的林子平的注意,两位老同学在药行外重逢,一度每星期约定相聚一次。徐祖燊也为药行书写广告词“真真凉茶,真材实料”。
书法养性以药养命
一般人说书法修身养性,令人长寿,徐祖燊坦言自己从事中医药,儿子又是医生,现在是“以药养命”。他说:“我到现在无所求,有钱也带不走。有慈善就做。”
徐祖燊书法遒劲有力,以隶化楷,显现金刚经体势,兼及北魏书风神貌,结体严整,饱墨敷畅,圆润秀朗,出版过三本书法集,1998年办过一次个展。
本次展览,他通过书法抒发百岁心声,中堂《百岁感怀》写道“岁月荏苒已期颐,劳碌奔波少有甜。看淡身边心外物,唯盼健康可延年”;楷书对联“人间百岁积庆有余,天赐期颐长生无极”。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