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水彩画家童振狮2月12日凌晨3时去世,享寿86岁,留下遗孀、一子一女二孙女一曾孙女。

童振狮长子、眼科医生童学天(58岁)受访时说,他父亲很活跃,经常出门写生。2024年10月,他父亲骑脚踏车跌倒入院,发现患上脑癌,导致半身瘫痪,住院5个月后坚持回家,不想回家两天后就感染肺炎逝世。

童学天说,他父亲是传统的严父形象,对他影响很深。作为临床科学家,童学天也写小说,做翻译。

童振狮1939年生于新加坡,12岁出外谋生仍坚持作画,25岁加入赤道艺术研究会。他于1960年毕业于沈雁创办的新加坡艺术学院。他曾任职广告设计师,在南洋美专兼教西方艺术,1987年获新加坡港务集团绘画比赛首奖,代表新加坡参与1988年在比利时举办的Flemish Watercolour Days,参加国内外多个群展。

童振狮水彩画《哥里门桥下的新加坡河》,年代不详。(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藏品)
童振狮水彩画《哥里门桥下的新加坡河》,年代不详。(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藏品)

童振狮以水彩画闻名,也从事油画、彩墨、书法与混合媒介创作。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收藏童振狮三件水彩画《哥里门桥下的新加坡河》《丹戎禺》和《南京街》。新加坡华文报集团收藏童振狮三幅早期水彩画《后院》《直落亚逸街》和《新加坡河景》。

集菁艺社自2013年起为童振狮办过五次展览,最后一次在2021年。该画廊总监何劭斌认为,童振狮退休前虽没成为职业画家,但他的艺术成果与大多数职业画家相比不遑多让,无论产量和品质都是拔尖的。

何劭斌说:“童老师与一般的写实画家不同,他会住进当地人的住家(一般人住不了的),近距离观察当地的风土民情,所以他的画作不只是风景、建筑,人物刻画也不少,在第二代画家里,这是罕见的。 他一直很注重观察,曾去到遥远的南美洲画画。为了采风,直到入院前,他还在东南亚各地跑动写生。童老师作品造型准确,颜色缤纷但高雅,无论水彩或油画都达到非常高的水准。”

治丧处2月13日下午2时15分起,设在甘榜峇鲁路圣德肋撒堂(Church of St Teresa, St Michael Room 510 Kampong Bahru Road S099446)。2月17日下午3时30分举行殡葬弥撒,后扶柩发引至万礼火化场第三厅于傍晚5时15分举行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