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四大先驱艺术家——锺四宾、陈文希、陈宗瑞和刘抗于1952年开展的峇厘岛之行,是新加坡美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我们对这趟艺术旅程所知不多。刘抗(1911–2004)媳妇、学者葛月赞(Gretchen Liu)2016年3月整理家翁工作室时,在橱柜的Bata鞋盒中发现了刘抗在七个星期旅程中拍下的约1000张珍贵底片,加上路上写的九封家书与日记等文献资料,揭开了旅程背后尘封的故事。

国家图书馆新展“尘封的故事:四画家1952年峇厘寻艺之行”,以数码互动元素展示刘抗近400张照片,结合刘抗家人2017年捐赠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以及这四位画家总共31幅画作真迹,为寻艺之行提供新视角。

将照片与画家们不同媒介的创作互相对照,饶有意思。举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典藏的刘抗油画《画家和模特儿》(1954)为例,画中描绘了陈文希为峇厘女子作速写的景象。之前很多人假设此画作于峇厘岛,而刘抗照片显示他受陈文希作速写的启发,地点在泗水附近的Tretes山庄别墅,当时他们未抵达峇厘岛。刘抗作了速写《文希写生》(1952)作参考。所谓的“峇厘岛之行”,其实是6月8日从雅加达出发、穿越爪哇岛、峇厘岛,7月28日回新。

刘抗媳妇、学者葛月赞(中)2月14日向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部长杨莉明(右)导览展览。(邝启聪摄)
刘抗媳妇、学者葛月赞(中)2月14日向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部长杨莉明(右)导览展览。(邝启聪摄)
锺四宾与舂米相关的油画与摄影作品对照。(邝启聪摄)
锺四宾与舂米相关的油画与摄影作品对照。(邝启聪摄)
从刘抗照片可以看出锺四宾的油画取景之处。		(邝启聪摄)
从刘抗照片可以看出锺四宾的油画取景之处。 (邝启聪摄)
展览展示31件原作,包括陈宗瑞的油画。(黄向京摄)
展览展示31件原作,包括陈宗瑞的油画。(黄向京摄)

再现被遗忘的爪哇岛部分

为什么去峇厘?展览策展人之一葛月赞受访时说,原因有几个:第一,刘抗与同行画家皆在上海接受美术训练,户外写生是创作核心的一部分。随着油彩管的发明,户外写生(En plein air)自19世纪中期流行于法国艺坛,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携带画具出外寻找灵感,奥斯陆艺术家北上,巴黎艺术家朝南,画下眼前所见。

第二,峇厘岛在1930年代已吸引世界各地艺术家前往探索、绘画其特殊的艺文风貌,峇厘岛的图片(如舞者)出现在中英文杂志期刊,他们得以接触到。还有1950年代紧张的地缘政治,使画家们无法到北方写生,经历抗日、刚摆脱荷兰统治的印尼成为有趣的新目的地。她说:“尽管画家们跨越爪哇岛到峇厘岛,但是他们在旅程结束后所办的联展中,峇厘岛占据了人们的想象,以至于爪哇被遗忘,我们希望本次展览能够还原爪哇部分。”

延伸阅读

校园中的名画宝藏
校园中的名画宝藏

葛月赞透露,刘抗在1950年与1951年向殖民地政府申请过文件前往印尼,直到1952年,四人拿到假期才一起成行。英殖民地政府规定居住新加坡的华人出国须携带入境证明,刘抗的文件本次展出。相信这是四画家第一次乘坐商业飞机,从加冷机场飞到雅加达,一路上获得很多人的善意帮助。

刘抗媳妇葛月赞2016年3月整理家翁工作室时,在橱柜的鞋盒中发现刘抗在旅程中拍下的约1000张珍贵底片。(刘抗家属提供)
刘抗媳妇葛月赞2016年3月整理家翁工作室时,在橱柜的鞋盒中发现刘抗在旅程中拍下的约1000张珍贵底片。(刘抗家属提供)
刘抗出发前购下Rolleiflex f/3.5相机的单据与藏于鞋盒的底片。(邝启聪摄)
刘抗出发前购下Rolleiflex f/3.5相机的单据与藏于鞋盒的底片。(邝启聪摄)
画家刘抗(右起)、罗铭(刘抗的上海同学)、陈文希和锺四宾1952年摄于峇厘岛。(刘抗家属提供,邝启聪摄)
画家刘抗(右起)、罗铭(刘抗的上海同学)、陈文希和锺四宾1952年摄于峇厘岛。(刘抗家属提供,邝启聪摄)
展览回溯四位先驱画家1952年的峇厘岛之行。(邝启聪摄)
展览回溯四位先驱画家1952年的峇厘岛之行。(邝启聪摄)
展览将刘抗近400张黑白照片挂满其中一个展厅。(邝启聪摄)
展览将刘抗近400张黑白照片挂满其中一个展厅。(邝启聪摄)
访客可从刘抗的镜头,跟随他们去寻艺。(邝启聪摄)
访客可从刘抗的镜头,跟随他们去寻艺。(邝启聪摄)

新书收录刘抗照片文献

图书馆配合展览,出版葛月赞英文书《峇厘,1952:通过刘抗的镜头——四位新加坡先驱画家的峇厘与爪哇之行》(Bali 1952: Through the Lens of Liu Kang: The Trip to Java and Bali by Four Singapore Pioneering Artists,售价90元,可在纪伊国屋书店购得),收录刘抗200多张照片与信件等文献。

新书封面照为在舂米的邻家女子,应该是被唤来供画家写生的,刘抗上海同学、中国画家罗铭在角落头作画。葛月赞说,罗铭与刘抗在雅加达巧遇后,立即追随他们前往爪哇峇厘,因此此行画家不仅四人。照片中营造舂米氛围的灯光柔和,带出了日常生活况味,她说:“我为刘抗镜头中的日常生活素材深深吸引,像播种、丰收、市集。他最好的作品往往捕捉了这些日常生活的片段。”

摄影发烧友刘抗出发前一天到桥北路,以522.75美元购下一台Rolleiflex f/3.5相机,每天拍20几张,在路上冲洗胶片。资深摄影师陈宗瑞携带徕卡(Leica)相机,以35mm黑白胶卷拍照,在峇厘冲坏了四卷底片,损失了144张,写信向太太发牢骚。 陈宗瑞所拍的一些照片与家书本次也展出。锺四宾的相机相信是中国制造,品牌不详。三位画家彼此交换照片。家书透露了路上酒店、交通、餐馆与购买画材的点滴。

展览配合SG60,即日起到8月3日上午10时至晚上9时,在国家图书馆大厦(100 Victoria St Singapore 188064)十楼展厅展出,入场免费。详情请上网go.gov.sg/untoldstories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