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京剧社团新加坡平社2025年挑战全本《红鬃烈马》,分上下两场呈现这一经典剧目,上半部演出定于4月底鸣锣开演。届时,观众将欣赏到《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探寒窑》五折经典剧目,感受王宝钏与薛平贵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主创团队说:“该剧每折都是可独立演出的折子戏,相对来说,上半部这几折近几十年来很少上演,我们也并未在上半部最后设置某种程度的完结,意在给后面的剧情留一个悬念,就好像连续剧或系列电影那样。整剧演绎薛王二人的结缘、离别、思念、重逢,以及围绕这个主线所发生的父女、母女情感纠结,还有君臣家国情怀等,每篇都独立成章,所以单看上半部也不会有残缺感。”
老中青王宝钏流派各异
本次演出一大亮点在于,女主角王宝钏将由社内五名不同年龄段的青衣票友共同演绎,从老中青三代视角,展现这一角色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层次。
五名王宝钏饰演者按出场顺序分别为常熙雅、崔妍、任伟辰、许红、谭志君,其中前两位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任伟辰30多岁,后两位花甲上下之年。平社安排五位演员分饰一角,首先是因这几折戏中的王宝钏唱腔与表演都分别侧重不同流派,由擅长相应流派的演员扮演会更能体现角色神韵;其次因平社是业余团体,在排练时间有限且紧张的情况下,不同演员接力演出更能保证排练进度和演出效果。即使是专业院团在搬演这种回目繁多的全本大戏时,一般也均由不同演员分担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刚于2024年8月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中文系硕士的崔妍,将在《彩楼配》中亮相,以其扎实功底和优美演唱,为观众带来精彩表演。
延伸阅读
崔妍自幼习京昆,工青衣、花旦、花衫及闺门旦,曾师从张雪平、李妍霏、谭茗心等名家,并在中国获得多个奖项,她的加入不仅壮大平社演员阵容,也体现新加坡本地票友社团在吸引海外优秀票友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突显王宝钏少女气息
另一名王宝钏扮演者任伟辰则是本地京剧迷心目中的名票,但他自言对王宝钏一角有认同上的难度。“因王宝钏的价值观与我的理念存在较大差异,在我看来,王宝钏是一个不懂感恩,不孝顺,冲动任性的‘恋爱脑’。我觉得人可以不嫌贫爱富,但不能恋贫仇富,更何况她身为相府千金,却完全不顾家族使命和社会责任,只因一己之情便与父亲决裂,这点让我难以认同。”
他接着说:“但既然要演绎这个角色,尤其是在《三击掌》这出决裂大戏中,我必须充分展现王宝钏的任性、纠结与痛苦。我对人物形象的表达与传统演法最大的不同在于,缩短原本冗长的念白。我的考量是,这个阶段的王宝钏虽出身名门,但她是在家中与父亲对话,而父亲也曾提及此女性情倔强,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她韵白不宜过于拖沓,应保留少女的灵气、活泼甚至倔强,使整场戏更紧凑且富有层次感。”这体现了平社旧戏新唱,不囿限于老路子的改良作风。
众所周知,《红鬃烈马》是一出经典传统骨子老戏,整剧共计13折,人物众多,行当齐全,在唱念作打各方面都有很高要求,加上整出剧表演时间长,所以即使是在中国,也鲜少有专业院团把整部剧搬上舞台。因此半个多世纪以降,除极少几折常演外,其余多数折目已很少能在舞台上看到。
这次为了能让本地观众一窥全豹,平社大胆创新,采取上下部“连续剧”方式,把整出戏较完整呈现。为了既保留剧情的连贯,又能使演出在规定时长内完成,演出策划之一的水江天参考各方资料,对剧本进行认真细致改编,简化或重写部分台词,个别唱腔巧做调整。
开场中场让人眼前一亮
水江天也与导演张曼熙和另一名策划许红一起,为本次演出的开场及中场设计引入创新元素,势必让观众眼前一亮。这些都为这部传统老戏赋予新的色彩和生命,不仅是对传统戏曲的深度致敬,也是平社推动本地戏曲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传统京剧表演以外,平社也力求演出多元化。这次的《彩楼配》一折中,观众不仅能欣赏到京剧的经典唱腔,还能领略相声风格的趣味对白及诙谐表演,参与演出的三位社员同时是其它相声团体成员,他们在塑造人物时会或多或少地有相声表演的特色。本剧上半部共计有20名平社成员参与演出,此外卡司还包括一名特邀演员和八名龙套演员。
通过吸纳年轻票友,运用社交媒体推广,加强跨界合作等方式,平社正逐步培养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为京剧艺术在本地的传承与发展培育更加多元及有活力的土壤。
展望未来,除将按计划在下半年演出《红鬃烈马》下半部分,平社还将继续探索更多的演出及宣传形式,通过诸如周末小剧场、妆造体验、讲座交流等方式,让更多喜爱京剧和传统艺术的公众参与到京剧中来,把京剧文化的种子播撒到狮城更广阔的社区和群体中。
▲平社京剧《红鬃烈马》(全本上半部)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九楼)剧场
4月27日(星期日)傍晚6时30分
票价:20元、30元
订票电话:98213469/83631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