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演戏梦却无疾而终?步入壮龄或乐龄,只要热情还在,仍有“圆梦”机会

亮点戏剧团(The Glowers)由本地资深剧场工作者孙于惠(75岁)在2008年成立,开放给50岁以上壮龄人士加入,有兴趣者可以参与三次活动,再决定要不要参加。

团员们每周五都会在剧团位于甘榜格南民众俱乐部二楼的排练室相聚,进行暖身和即兴演出训练。若有演出机会,孙于惠就从中挑选演员班底。

爱戏剧更爱团体生活

75岁的江月秋是亮点戏剧团成员之一。她受访时说:“我10多岁时参加文艺团体的戏剧活动,结婚工作后就离开了,直到孩子长大后,朋友介绍我进入亮点戏剧团。”

与其说热爱演戏,她其实更享受团体生活。加入之亮点戏剧团后,江月秋主要负责后台工作,后来渐渐参与一些小品演出。说起印象深刻的演出,她提到了《香雪》。那是一部从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剧作,涉及独白和面具演出。

江月秋说:“我们年纪已经很大了,要演少女戏不容易,那时老师在外面进修了面具课,回来传授给我们。戴上面具后,我们在心态上产生了微妙的改变,面具仿佛赋予我们另一个生命,就这样演了起来。”

江月秋还分享一段趣事。亮点戏剧团团员曾经受过本地偶剧团十指帮的训练,当时由张子健执导。“刚开始排练时,他对我们这群安娣很客气,很尊重我们,不像孙老师一向比较严厉,我们一犯错就会被批评。结果到了快演出时,我们还频频犯错,张老师终于发火了!”

江月秋(黄衣者)参加戏剧活动,更多是为了享受团体生活。(龙国雄摄)
江月秋(黄衣者)参加戏剧活动,更多是为了享受团体生活。(龙国雄摄)

耄耋之年圆儿时演戏梦

2003年,戏剧盒登报招募乐龄演员,朱爱娇(85岁)和快乐学堂的30几名“同学”一同试戏。她忆述:“当时戏剧盒的负责人郭庆亮很严格,他在200多个人中选出六个乐龄人士,我是其中一个。大家都没演过戏,在试戏时忍不住问他,你让我们演的戏,剧本在哪里?他说,剧本在你们心里。”

经过三周的排练,这群乐龄演员在邻里社区公开演出,朱爱娇也在当时认识了孙于惠,并在后来加入亮点戏剧团。

朱爱娇说,她对戏剧的兴趣在七八岁时种下,当时她住在甘榜,哪里有街戏,外婆就会带着她去看。她想过要成为大戏演员,但母亲不让。“后来开始读书、工作、结婚,慢慢就把戏剧忘了,一直到孩子大了,才有余裕重新参与戏剧活动。”

亮点戏剧团目前约有50名成员,因为平均年龄偏高,排练时需有一定的弹性和包容性,有成员因为体检或有健康状况而缺席是常态。每次排练结束,孙于惠都会提醒“同学们”要记得回复短信,互报平安。在新加坡这样的老龄少子化社会,这样的团体无疑为年长者创造了社交机会。

现年85岁的朱爱娇(中),退休后重燃对戏剧的兴趣,加入亮点戏剧团已有近20年。(龙国雄摄)
现年85岁的朱爱娇(中),退休后重燃对戏剧的兴趣,加入亮点戏剧团已有近20年。(龙国雄摄)

目前,亮点戏剧团刚结束戏剧盒筹划的国际社区艺术节(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rts Festival)经典作品“Kampong Chempedak”的演出,现正积极筹备10月底的音乐剧《活出精彩》(Live it Up)。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