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活在巴黎的新加坡人。两条河贯穿了我的人生轨迹:一条是我出生的新加坡河,另一条是我重生的塞纳河。新加坡河承载着我的回忆,而塞纳河则承载着我的梦想。我为了寻找‘自我’而抛弃了一条河,却发现我们所有人的命运都交织在一起。我们彼此相连。正如所有河流最终都会汇聚于大海,我们也是一体。”

2017年起住在巴黎的新加坡摄影师张玉卿(50岁,melisateo.com)对即将举行的个展“两条河”有此注脚。她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虽然我们出于国家边界、地理、政治、宗教等被分开,但是所有河流来自大海,我们彼此相连,我们是一样的。”

2020年,张玉卿在冠病疫情宵禁后到塞纳河散步,接到朋友电话,知道塞纳河长777公里,因为7代表完美,感觉神奇,开始拍塞纳河。每次回新,住在罗拔申码头(Robertson Quay)超过十年的张玉卿,经常沿河往返滨海湾散步冥想。2022年返新时,她想:为什么我不拍新加坡河呢?

在安德逊桥展出摄影作品

张玉卿摄影个展“两条河”将在安德逊桥举行。(张玉卿提供)
张玉卿摄影个展“两条河”将在安德逊桥举行。(张玉卿提供)
张玉卿摄影个展也在怡丰城濒水走道举行。(张玉卿提供)
张玉卿摄影个展也在怡丰城濒水走道举行。(张玉卿提供)

既然是拍两条河,张玉卿想在户外靠水处展示作品,经由国家公园局介绍,陆路交通管理局建议不如在安德逊桥(Anderson Bridge,Fullerton Road S049212)上展示,张玉卿个展成为第一个在安德逊桥举行的艺术展。张玉卿说,安德逊桥位于新加坡河入口处,今年恰逢新法建交60周年,没有比安德逊桥更好的展场了。60件作品从4月23日至5月31日以白色面板和灯箱呈现。

个展从6月4日至7月4日移师到怡丰城濒水走道和西南大道(VivoCity’s Waterfront Promenade and Southwest Boulevard,1 HarbourFront Walk S098585)展出,室内展馆增添多八张新作。张玉卿说,多亏了HP的最新三层印刷技术,使其摄影作品不管白天还是夜晚,色泽一样。

此展延续了张玉卿的摄影风格,朦胧、晃动、诗意,捕捉光与色。她像19世纪印象派画家,将相机当成画笔,影像超越现实、常规,传达所感受到的世界。

张玉卿犹记得2007年买了相机,懒得去读使用指南,拍照时发现影像是朦的。周围朋友与摄影师笑她,可她说:“朦胧才是真实的世界。我们永远都在持续移动中,带着光、能量与情感。有个佛僧曾说:当我们来到世界时,只有光与色,过后才出现知觉和偏见,所以我的作品呈现光与色。我听从内心的声音与指引,不遵循他人的期望,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张玉卿出版摄影集《两条河》,6月4日下午4时在library@harbourfront有场讲座,并举办“两条河——年轻艺术家比赛”,让他们创作出心目中的两条河,得奖作品计划在巴黎展出。

张玉卿“巴黎的树”系列摄影作品之一。(张玉卿提供)
张玉卿“巴黎的树”系列摄影作品之一。(张玉卿提供)

张玉卿上个摄影项目“巴黎的树”也从4月23日至5月31日在新加坡富丽敦酒店(East Garden Gallery,1 Fullerton Square S049178)展出。2018年,恩师、丈夫、玛格南摄影通讯社(Magnum Photos)摄影师阿巴斯(Abbas)过世,张玉卿形单影只,唯有巴黎的树陪伴。她想:为何人们砍树来造佛塔膜拜,而不是直接向树木祈祷?树木犹如活着的佛塔。

张玉卿回想当初陪伴阿巴斯巡回世界各地,在美术馆出席他的回顾展,住在时髦酒店,生活无忧却不快乐,直至她发现了相机,从此有了“第三只眼”,生活从此大不同。张玉卿现在巴黎索邦大学修读法国语言与文学硕士,主理阿巴斯基金会。她2025年会常跑不丹,与其他国际摄影师拍摄不丹,并担任这本摄影集主编,预计11月在不丹发布。

她说:“艺术不仅限于美术馆墙面,它是所有人的。它深刻地改变了我的生活。尽管我们的社会现实,但成为艺术家还是有可能的。唯有超越现实,我们得以追寻自己的梦想。”

在地法国摄影师的夏日城市

法国摄影师尼古拉斯·达米恩斯取材新加坡地标建筑。(Nicolas Damiens提供)
法国摄影师尼古拉斯·达米恩斯取材新加坡地标建筑。(Nicolas Damiens提供)
尼古拉斯·达米恩斯的摄影作品色彩强烈。(Nicolas Damiens提供)
尼古拉斯·达米恩斯的摄影作品色彩强烈。(Nicolas Damiens提供)
尼古拉斯·达米恩斯镜头下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Nicolas Damiens提供)
尼古拉斯·达米恩斯镜头下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Nicolas Damiens提供)

来新加坡居住三年的法国设计师、摄影师尼古拉斯·达米恩斯(42岁,nicolasdamiens.com)的个展“城市新流行”(CITY SingaPOP),取材新加坡地标建筑与景观,70件作品以大胆流行的色彩与独特的构图,赋予现代建筑复古氛围,提供新视角。

曾任职法美知名广告公司的达米恩斯,到过世界各地,现任Publicis Premiere新加坡视觉设计师与美术主管,平时工作是为各大品牌作视觉营销设计,业余从事摄影创作。他觉得新加坡的街道很有趣,充满活力,建筑的几何线条非常独特,一年前开始用手机拍下照片,以Photoshop软件处理影像。其中一组作品基图采用AI软件,达米恩斯说,创作传达概念与美学观才是重要的。

达米恩斯受到1980年代日本音乐专辑封面美学的启发,尤其是城市流行画家永井博(Hiroshi Nagai)的影响,以此捕捉新加坡独特的热带魅力和未来派的天际线。之前从未来过新加坡的他说:“这个美学方向能够传达我对新加坡的感觉——到处都是色彩。东海岸海边有棕榈树,有色彩,也很夏天的感觉,这是这座城市的活力。我特别喜欢牛车水的珍珠坊一带,建筑物很具标志性,每次去遛遛都有新的发现。”

个展从4月24日至10月14日,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九、十楼(1 Straits Boulevard S018906)举行。

法国节从4月23日举行至6月8日,在50个合作伙伴支持下,共有20项节目,包含表演、音乐、电影与文学。详情可上网voilah.sg/france-singapore-festival-2025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