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文化奖得主、画家王金成(80岁)以水彩风景画闻名,可他曾于1980年代受报章之邀,画过一系列精彩的历史绘图,主打大时代场景中,一些细腻生动的人物群体形象,非常罕见,在庆祝新加坡独立60周年(SG60)之际展出,饶有意思,也展现了画家对历史事件敏锐的观察。

王金成受访时笑说,这些画看起来不像他画的,很多人对他曾创作这类题材感到很意外,整个系列很是珍贵。当时的英文报章、现已停刊的“The Singapore Monitor”旗下的“Spectrum”版面为配合新加坡独立25周年,推出一系列十多篇特写,由资深记者Jackie Sam撰写文章,王金成画插图,每逢周六推出。

以太平天国起义者为原型

王金成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作品是发表于1984年8月5日的《1851年2月的武吉知马暴动》,说:“很多人都不知道武吉知马发生过这样的事。”当时的私会党党徒攻击多处种植园,据称500人死亡,Jackie Sam定义为反天主教徒的暴动。王金成当时常与该记者以及报章翻译郭宝崑聊天讨论这个系列,根据太平天国留辫子起义者为原型,想象重构出这个场景。

王金成水彩画《花柏山脚的神泉》。(嘉合画轩提供)
王金成水彩画《花柏山脚的神泉》。(嘉合画轩提供)

整个系列插图展现了新加坡早期的历史面貌,《花柏山脚的神泉》描绘曾位于拉丁马士圣墓(Keramat Radin Mas)附近的一处泉眼,圣墓为爪哇拉丁马士公主而建,公主为保护父亲而牺牲,画作展现社群围绕一口传说中具疗愈能力的神泉聚集的景象。这系列其中五张作品在嘉合画轩举办的王金成个展“奇迹”展出,还包括《新加坡英殖民地的英国军队》《女皇镇的英国军营Buller Camp》。

作画要研究历史事件

王金成说:“当时很难靠卖画维生,得靠别的工作(比如画插图)来维持生活,既然是报馆叫你画的,希望自己画得好些。这些画要研究历史事件,得具备历史真实性,人们才能接受。插图尺寸很小,很难控制。当时的英军控制住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命脉,而今新加坡庆祝独立60周年,这很难得。毕竟有些国家还活在战乱中或尚未自治。”

延伸阅读

水彩名家王金成最新个展 捕捉“流光诗韵”
水彩名家王金成最新个展 捕捉“流光诗韵”
王金成的《波东巴西大牌111沙场》。(嘉合画轩提供)
王金成的《波东巴西大牌111沙场》。(嘉合画轩提供)
王金成水彩画《淡滨尼》(1971)。(嘉合画轩提供)
王金成水彩画《淡滨尼》(1971)。(嘉合画轩提供)

本次展览也展出新加坡城市化过程中已经消失的景观,其中八幅曾收录于新加坡美术馆2008年举办的画展画册《心乡:王金成艺术中的家与国》,比如1970年的《福建街》、1971年的《哈贾法蒂玛回教堂》与《淡滨尼》、1972年的《惹兰苏丹路与宏茂桥组屋区》、1975年的《梧槽路与武吉士街交界》、1976年《波东巴西大牌111沙地》。最后一组水彩作品创作于2010年代,描绘了翡翠山一带的店屋,背后是乌节路的购物地带以及老巴刹,这些建筑屹立不倒也是另一种“奇迹”。

展览从6月21日至7月21日,在嘉合画轩(2 Havelock Rd #02-29 S059763)展出, 星期三至日下午1时到傍晚6时开放,其他时间拨电96849243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