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文戏剧的观众眼中,他是关怀社会的剧作家,作品扎根于寻常巷陌,却蕴藏着对社会与人性的洞察。于相声爱好者而言,他则是将相声带入新加坡,并将这项中华传统艺术本土化的革新者。他参与的相声专场《笑一笑·少一少》,曾在1989年风靡狮城。

韩劳达,1947年生于新加坡,致力于戏剧与相声创作,曾荣获1990年新加坡文化奖(戏剧),并于1995年获颁中国曲艺家协会的“传播奖”。

1962年,13岁的韩劳达在中正总校就读中一,加入了戏剧研究会,戏剧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萌芽。他在纪录片里分享:“我常说中正戏剧会是我的戏剧启蒙,开启了我这半辈子的戏剧生涯。”

1970年,他进入“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戏剧班,从此投身戏剧艺术探索,并结识了对他影响至深的戏剧界先驱郭宝崑。

1990年,韩劳达与杨世彬和黄家强两位相声演员参加上海国际交流授演播会,为观众演出一段“柳活”相声《情歌串串》。这是新加坡相声首次在中国亮相,赢得了满堂喝彩,上海媒体更为他们冠上“相声铁三角”的称号。

延伸阅读

艺述岛国:行远·笔深 尤今
艺述岛国:行远·笔深 尤今
艺述岛国:歌乐·师承 陈毓申
艺述岛国:歌乐·师承 陈毓申

如今,78岁的韩劳达依然活跃于创作,不断挑战自我,甚至尝试表演脱口秀。“艺术创作是没有退休的也没有年龄限制的。我只要还可以写,我的手还可以打电脑,我还会创作。”

视频内容

  • 00:00 开篇:创作即使命

  • 01:46 戏剧启蒙

  • 05:22 忆郭宝崑:良师益友

  • 07:38 郭庆亮:韩劳达对青年创作的影响

  • 10:45 《乌拉世界》

  • 16:22 新加坡相声“铁三角”——韩劳达 杨世彬 黄家强

  • 19:08 《狮城悬案》——用相声讲历史

  • 23:53 《笑一笑·少一少》风靡狮城

  • 26:47 为实现病危父亲的愿望 韩劳达代父还乡

  • 30:43 永不停歇的尝试:脱口秀


《艺述岛国》纪录片系

  1. 吾画·吾土 林子平

  2. 凝聚·起舞 严众莲

  3. 行远·笔深 尤今

  4. 歌乐·师承 陈毓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