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杭州西湖断桥边,经北山街折上宝石山的。从山脚登山,三五分钟就到了纯真年代书吧——“杭州最美的书店之一”。
到了书吧,没有急着进去,想先看看周边环境。这是一座三层楼,青瓦朱红窗棂,正中是书吧牌匾,下方大门两边是一幅木刻对联:“吃茶去无论衣冠锦绣,读书来堪令襟抱纯真”。
大门左边摆放着海报牌,都是介绍最新书籍,其中有熊培云的新书《未来的雨都已落在未来》、鲁迅的一套六本口袋书。木质窗户下面,摆放着20多个短截木头,斜切面上是一幅幅手绘画。
西湖边的文化客厅
大门右边竖着一块木质小牌匾,上面有“西湖边的文化客厅,Since 2010.9.28”,附有书吧二维码,旁边介绍书吧的活动:影视沙龙、学者沙龙、咖啡教室、新书分享会、与作家诗人面对面……下面用篆书写着:“物质社会,我们仍向往纯真年代”。
进门,正前方是长长的服务台,几个年轻人在里面忙碌,收银或准备咖啡、餐食。台面下方摆放着一本本书,整整齐齐的三排,也有人在服务台边翻书,不知是不是等待点餐的过程中顺道拿起一本?
服务台左边右边各有一门通向一个房间。我先去右边,发现在门边有一排“在售作家签名书”,仔细看了一遍,选了一本《爱欲与哀矜》,扉页上有作者张定浩的签名,这是本“阅读与写作之书,也是一部躬身自察之书”,之前看过PDF版本,这是六年后的增订本。
我找了靠窗的座位,落座看书吧。边上一排木质窗户,可以清楚看到山下的西湖,游人如织,还隐约可见更远处的雷峰塔。正前方是整面墙的书架,摆满了书。放下背包,到书架前翻书,才注意到这是“作家签名图书专柜”。随意翻阅,注意到有孙甘露的《呼吸》、路内的《关于告别的一切》、陈嘉映的《说理》、吉井忍的《格外的活法》,扉页都有他们的签名、寄语,如“纯真年代书吧存念”“盛厦先生指正”(盛厦是书吧第二代负责人,大家称他“学二代”)。
与窗户相对的另一面墙,除了摆放书,更多是新书分享会作家照片、合影照片,密密麻麻,照片墙的上方写着“纯真年代的大家们”“文学是大家的”,不远处也摆放着四本厚厚的相册,每本贴着“书吧记忆”与年份,翻阅了一下,全是作家签名照或者活动照,注意到有余华为《兄弟》签名照,还有阿来、张抗抗等好些作家。
看着整面墙的签名书,再加分享会留影、作家签名,才明白之前听说的——纯真年代书吧是“读者-作家-出版社之间的桥梁”,此言真实不虚。
从这间房出去,到服务台左边,一间是文创店,旁边的楼梯通向楼上。
想先看看楼上,再来文创店。于是拾级而上,二楼中庭有艺术品,典雅的原木书架、沙发、吊灯、书桌,桌上摆放“经典文学纪念专区”“历年书吧迎新手册”。其中纪念专区有精装的《西游记》《水浒传》、叶嘉莹特装丛书;迎新手册有《飘在杭州》《杭州面孔》《治愈年代》,这才知道,刚才每张桌子上摆放的《宝石山上书吧亮着》是迎新手册之一,记录2024年的文学活动。
二楼的另两间房布局差不多,主要是三四张用餐雅座,配上整柜的书、飘逸的书法,只是一间窗户朝向西湖,一间朝向山林。我进去的时候,各有两桌客人在里面喝茶聊天,看风景。
自觉不便打扰,于是去楼下文创店。慢慢走了一圈,感觉除了文创产品,这里更多的是书,有些价格很优惠,莫言、蔡崇达和葛亮的书在显眼位置,也有“在售作家签名书”,如刘亮程、李修文、熊培云、范晔的。
出文创室,我拿了《爱欲与哀矜》《宝石山上书吧亮着》去付账,转头注意到拐角挂着贾平凹的书法——“著书得真解,相士去浮华”,落款处一行小字:“盛子潮先生正”。盛子潮已逝,当年的文学才子,也是书吧创办人朱锦绣女士的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