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加坡人——家园和认同的故事
JW Projects(3 Kim Yam Road #01-01 S239321)
即日至9月28日,星期三至五上午11时至傍晚6时
电话:69549803
网站:jwprojects.art
JW Projects主办“其他新加坡人——家园和认同的故事”(The Other Singaporeans: Stories of Home and Identity)联展,由参展艺术家马福民(Desmond Mah)策展,探讨关于家、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复杂而变迁的概念。在新加坡独立60周年背景下,展览通过展出归化新加坡籍的人、前公民、住在新加坡的外国人以及旅居海外的新加坡艺术家的作品,展现边缘艺术家的经历,讲述关于流离失所、移民、身份认同和文化融合的故事。通过放大由流离失所、取向、文化混合和跨国主义所塑造的声音,展现新加坡人身份的流动性、包容性和不断发展性。
参展艺术家共八位,其中新加坡籍艺术家有:生于南斯拉夫,曾在罗马尼亚求学的新加坡文化奖得主米连柯·帕瓦奇(Milenko Prvački),以抽象画《现在你看到了,现在你看不到了》探索记忆随时间消失。正在伦敦金匠大学修读纯美术硕士的陈谦毅(Moses Tan),以伦敦现成品与素描组成的装置,思考新加坡历史与酷儿(queer)政治的关联。总统青年艺术家奖、青年艺术家奖得主张玮欣,现居西班牙,作品《胡姬花在深蓝模式中呼吸》让胡姬花摆脱殖民地时期作为科学欲望的对象、异国情调的目光,自在呼吸。随伴侣移居伦敦的法里斯·中村(Faris Nakamura),通过作品回溯曾祖父母在日据时期从印度尼西亚来新的事迹。从中国移民新加坡的刘轩齐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获得灵感,创作绘画《近墨》《知朱》。
此外还有出生新加坡,随家人移民澳洲珀斯的马福民,其作品《活着,免租》借猕猴描绘一个形似李光耀的强者半身像,隐喻艺术家创作时面对恐惧下笔犹豫不决,并附上AI声音。希腊出生,以新加坡为基地的Emi Avora,专注于室内空间、静物与景观的描绘,作品《联系我们的日常秘密》展示花草围绕的阳台上的红塑胶椅。出生印尼、来新求学的Cynthia Delaney Suwito,通过装置《放东西的地方》借空间物品累积显示融入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