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童行——童振狮画展
10月18日至11月2日中午12时至晚上7时
集菁艺社(76 Bras Basah Road #01-01 Carlton Hotel S189558)
集菁艺社创办人何劭斌讲座“了解童振狮的艺术”:10月19日下午2时至3时30分
从童振狮视角看世界——儿童工作坊(对象5岁以上):10月26日上午10时至11时(拼贴画);下午1时至2时(俳句书签)
报名电邮:kenix@artcommune.com.sg

集菁艺社举办本地已故第二代画家童振狮(1939-2025)遗作展“同行,童行——童振狮画展”,展出画家作于1980至2010年代的20余件作品,涵盖水彩画、油画、混合媒介和水墨画,邀请公众与艺术家同行,感受作品中交织于日常生活的静谧诗意。

本地已故第二代画家童振狮办展时留影。(集菁艺社提供)
本地已故第二代画家童振狮办展时留影。(集菁艺社提供)

童振狮从小对艺术充满热情,十六七岁时开始学习户外广告绘画,过后加入赤道艺术研究会,学习写实绘画。1960年,他毕业于沈雁创办的新加坡艺术学院。他曾在广告公司担任插画员,在南洋美专兼职教导西方艺术。1987年获新加坡港务集团绘画比赛首奖,并代表新加坡参与1988年在比利时举办的Flemish Watercolour Days。

童振狮水彩画《驳船码头》(1984)。(集菁艺社提供)
童振狮水彩画《驳船码头》(1984)。(集菁艺社提供)
童振狮水彩画《老房子》(1983)。(集菁艺社提供)
童振狮水彩画《老房子》(1983)。(集菁艺社提供)
童振狮水彩画《珍贵的双溪路古董店》(1984)。(集菁艺社提供)
童振狮水彩画《珍贵的双溪路古董店》(1984)。(集菁艺社提供)
童振狮描绘红头巾的水彩画《一天的工作》(2014)。(集菁艺社提供)
童振狮描绘红头巾的水彩画《一天的工作》(2014)。(集菁艺社提供)

昔日新加坡生活是童振狮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包括最具特色的文化地标、店屋、宗教场所、老住区、游乐场所。童振狮从小和朋友在新加坡河里游泳。他一生热衷旅行,绘画足迹遍布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各城市。他常下榻简陋的住所,骑自行车穿梭街头,笔下的绘画并非远观,而是深入社区内部,捕捉描绘对象的文化氛围和内心世界。

童振狮在1980至199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混合媒介作品,展现了石膏、水彩、油彩和丙烯的独特组合。他先在画布表面涂上一层厚厚的石膏,在石膏未干时勾勒出构图的各个部分。之后用油彩(有时也用丙烯)和水彩颜料完成作品,营造出流畅生动,略带苦涩感的场景。 

延伸阅读

终生奔走写生采风路 本地画家童振狮去世
终生奔走写生采风路 本地画家童振狮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