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用纸,这是数码化的倡导者常提出的环保效益,但纸张一定就不是环保的选择吗?
本地印刷公司Print & Print的创意总监胡振辉(28岁)认为材料的永续价值视用途而定,他举例,餐馆的菜单应该打印出来,还是用耗电的平板电脑显示?“如果菜单久久才更新一次,那重复使用的实体菜单,会不会比必须不断充电才能显示的数码菜单更理想?”
胡振辉的父亲在1990年创办了Print & Print,从小就在印刷厂跑进跑出的胡振辉,对印刷品和纸张怀抱着同龄人少见的情感。毕业自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传播设计系的他,在冠病暴发后辞去设计师的工作加入家族生意。他看准印刷厂的切余纸(offcuts,即印刷产品所剩的边边角角)可以升级再造,2021年开始以Print N Matters品牌售卖以切余纸制成的笔记簿,也办了第一场再生纸工作坊。
根据喜好点缀纸张
再生纸的主要材料是切余纸。把这些纸屑切碎后泡水,放入食物处理机拌打成纸浆,接着把适量纸浆铺在模具上,亦可根据喜好加入干花、种子或其他材料,就能做出质感佳的手工纸。
Print N Matters的再生纸工作坊一般在他们位于勿洛工业园的工作室举行,隔壁单位就是提供切余纸的Print & Print。每堂课约一小时,收费$36,参与者课堂上制作纸张的数量不受限。
希望小朋友接触印刷物
过去两年多,Print N Matters与超过50个组织合作,为他们的雇员举办工作坊,还有韩国游客在网上看到工作坊后,特地在旅新时报名参加。也有不少学校和幼教中心对工作坊感兴趣,胡振辉设计了适合小朋友的乐高“版画”(LEGO print-making),让小朋友用乐高砖块制作印章,在环保纸上盖章。
胡振辉说:“我希望培养小朋友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从小体验升级再造的乐趣,同时明白减少浪费的重要。”
在他看来,现在的小朋友从小看着屏幕长大,不容易被印刷媒体吸引,但他始终相信有些内容应该用纸张呈现,比如美术书、书信,阅读体验截然不同,也更有意义。他说:“希望小朋友可以从小接触印刷物,而不是只习惯刷屏幕。”
用厨余和“垃圾”造纸
为了加深自己对造纸的认识,胡振辉在2022年参与教会活动到日本福冈教英文,期间特地抽空向当地的和纸工匠讨教。他分享说:“在日本生活后,我被当地的垃圾分类制度以及日本人的环保意识影响,现在丢东西前会三思,也会有意识地减少自己制造的垃圾。”
要减少垃圾,方法之一是重新定义“垃圾”。秉持减废精神的胡振辉常检视手边物品,冲泡绿茶剩下的茶叶、玉米的外皮、榨干的甘蔗、装鸡蛋的纸托等,他都尝试用来造纸。装饰纸张用的干花是附近的花店要丢掉的剩花,员工的宠物鸟掉下的羽毛也用来给再生纸增添色彩。
根据胡振辉的观察,许多工作坊的顾客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环保理念,为了让大家有更多交流机会,他2023年开始在工作室不定期举办手工市集The Workshop Market,邀请顾客摆摊分享自己的创作,比如手作饰品和天然染料。下一个市集暂定10月举办,详情可留意官方IG(@printnmatters)。胡振辉认为:“环保应该集结众人之力,我们都能鼓励身边人多重视环保。”
绿生活小知识:更环保的用纸方法
买东西时提醒店家不必打印收据。
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比如纸杯、纸盘。
手上已有的纸张或纸制品,尽量物尽其用,例如双面打印、收集还有涂写空间的废纸自制笔记簿。
选购以再生纸或切余纸制成的文具或产品。除了Print N Matters,本地另一家印刷公司Allegro Print也推出以切余纸再造的文具品牌Offcut。
避免把纸张投入没有分类的蓝色回收箱,以免纸张被污染。把报纸或要丢掉的纸张交给加龙古尼、慈济社区环保教育点或SG Recycle的专用回收箱。
选择运作方式较环保的印刷公司,例如使用大豆油墨(soy ink)的厂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