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须要购买这么多东西吗?一定要大吃大喝,或频密地换手机?买东西一定以价钱为首要甚至唯一考量?价钱便宜就得立刻出手?

如果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为环境、社会和弱势族群尽一份绵力,我们不但要节制消费,还要“用心”消费(consume mindfully),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支持善待环境和员工的企业。

本地咖啡学院与咖啡馆Bettr Barista的创办人庄美菁(49岁)指出,物品标价便宜,往往是因为生产或制造过程中,有人或环境遭受剥削。“很多东西不可能这么便宜。企业要做对的事,比如要给员工公平的报酬,或是采购材料时选择比较亲环境的做法,而这必然会花更多钱,成本自然会上涨,那才是一件产品的真实成本(true 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