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喜欢吃海鲜,也不应该忽视海洋面临的过度捕捞和渔获枯竭的困境。又或许应该这么说:正是因为喜欢吃海鲜,所以绝对不能不在意。

岛国四面环海,喜欢吃海鲜的人不少,遗憾的是,懂得辨识鱼的人不多,真正了解哪些鱼种濒危的人更少。

心系海洋保育的陆勇义(33岁)和翁忠立(29岁),约一年前成立研究与教育平台Pasarfish(直译“巴刹鱼”),最初的目标之一是撰写本地巴刹鱼类指南。

Pasarfish创办人翁忠立(左)和陆勇义以本地巴刹的实地考察为根基,推出鱼类辨识和永续采购指南。(龙国雄摄)
Pasarfish创办人翁忠立(左)和陆勇义以本地巴刹的实地考察为根基,推出鱼类辨识和永续采购指南。(龙国雄摄)

过去一年,他们和几名担任研究助理的国大生,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一个早上在竹脚巴刹度过。他们探访10个海鲜摊位,记录所见的海鱼类和个别数量(单日总数可达5000条)。他们从收录200多种海鱼的名单中挑选最常见的60种鱼,编写鱼类辨识和永续采购指南。

本地缺乏鱼类数据

外国也有类似指南,最有名的包括美国蒙特利湾水族馆(Monterey Bay Aquarium)“海洋观察”(Seafood Watch)企划推出的永续海鲜指南。“永续”的定义因地而异,因此“海洋观察”的指南有美国西岸、东南部、中部和夏威夷等不同版本。同样道理,在本地买海鲜不宜单靠外国指南,很多本地常见鱼类在外地指南找不到。

延伸阅读

被骂也不退缩 两青年钓友拍视频倡导可持续钓鱼
被骂也不退缩 两青年钓友拍视频倡导可持续钓鱼
进驻湿巴刹 他们的梦想鲜活了
进驻湿巴刹 他们的梦想鲜活了

Pasarfish的指南最珍贵之处,就是以本地巴刹的实地考察为根基。陆勇义说:“在本地能买到的鱼类很多,且根据季节而异,相关数据却相当匮乏。”正因如此,他们在举办多种宣导活动如讲座、展摊、料理品尝会和湿巴刹导览之余,一直费心收集和分析鱼品种、数量和来源地等资料。

翁忠立(左)和陆勇义到竹脚巴刹收集鱼品种、数量和来源地等资料。(龙国雄摄)
翁忠立(左)和陆勇义到竹脚巴刹收集鱼品种、数量和来源地等资料。(龙国雄摄)

Pasarfish的指南比外国许多永续海鲜指南更实用,除了清楚列明本地常见鱼的英文、华文、马来文和科学名称,还有鱼的价位以及不同烹调方式的推荐鱼类。

吃鱼以多样化为原则

指南告诉我们哪些鱼应少吃或完全不吃,哪些应考虑本地养殖品种。翁忠立说:“我们不会鼓励公众多吃任何一种鱼,因为没有足够的数据做出这样的建议,何况趋势可能改变,食用或养殖量增加可能造成环境问题。”

翁忠立和陆勇义希望大家吃鱼以多样化为原则,这能避免任何一种鱼类面对过度捕捞或养殖的问题。此外,应学习辨识盘中鱼,多主动发问和了解鱼的来源;了解越深,就越明白保育的重要,也会更有动力改变饮食习惯。

鱼类指南预计9月上线,公众可在Pasarfish网站(msha.ke/pasarfishsg)社媒平台(instagram.com/pasarfishsg)免费下载数码版。Pasarfish会在社媒公开实体版预购详情,并在9月最后一个周末举行推介会。

公众到时可预购一整套的周边商品(售价未定),包括印刷精美的指南、四册绘本、鱼类辨识图卡、食谱卡、明信片、贴纸以及介绍七个巴刹的大型地图。

Pasarfish将推出一整套周边商品,包括指南、绘本、鱼类辨识图卡、食谱卡、明信片、贴纸以及介绍七个巴刹的大型地图。(龙国雄摄)
Pasarfish将推出一整套周边商品,包括指南、绘本、鱼类辨识图卡、食谱卡、明信片、贴纸以及介绍七个巴刹的大型地图。(龙国雄摄)

难得的是,Pasarfish重视保育之余也支持文化圈。他们与七个本地创作人和在本地活跃的外国创作人合作,由这些创作人负责产品设计和插图。这些创作人包括Starvingfish(@starvingfish)邓文予(@earthtodorcas)、刘子熒(@fluffpufwuff)、Natchris(@natchrisart)美仪(@like.lakes)、Greyscale黑白(@greyscale.prints)和婉怡(@markyy_san)。

Pasarfish指南指出,无论哪一个品种的鲨鱼,我们都不应该吃。(龙国雄摄)
Pasarfish指南指出,无论哪一个品种的鲨鱼,我们都不应该吃。(龙国雄摄)

挑选永续海鲜共同守护海洋

蔬食生活有助于减少碳排,除了少吃肉类和海鲜,买鱼吃鱼时可参考Pasarfish指南所提出的基本原则:

选择本地养殖(而非野生捕捞或进口)

  • 红鸡(red snapper/Malabar snapper/ikan merah)

  • 红皂(golden snapper/John’s snapper/ungah)

  • 黑斑(black grouper/orange-spotted grouper/kerapu)

  • 白午鱼(baby threadfin/senangin)

少吃

  • 红哥里(white snapper)

  • 红哥里仔(delagoa threadfin/kerisi)

  • 记鱼(ikan kunyit)

  • 红狮(red snapper/red emperor snapper/ikan merah)

  • 巴当(narrow-barred Spanish mackerel/batang)

  • 马鲛(tenggiri papan)

  • 血鱼(longtail tuna/tongkol)

  • 软鱼(bombay duck/lumi-lumi/lumek)

别吃

  • 魔鬼鱼(魟鱼)

  • 尖犁头鳐属(wedgefish/kemejan)

  • 任何一种鲨鱼

因外观新奇而容易辨认的软鱼,是其中一种应少吃的鱼类。(龙国雄摄)
因外观新奇而容易辨认的软鱼,是其中一种应少吃的鱼类。(龙国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