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变废为宝”(Bulky Waste to Wonder)家具设计比赛10月26日公布成绩,2025年的比赛吸引13所学校的83组学生参加,最后有10件作品闯入决赛。
比赛由公共卫生理事会、教育部、非营利环保组织J.O.E环保联盟与家具品牌JOS & Sunon合作举办,旨在鼓励本地年轻人改造大型垃圾。
为学生提供指导的业者之一是设计公司SCA Design。公司总裁王丽平是比赛评审之一,她说旧物再生不仅可行,而且“可以很美,很有意义”,只是许多人把旧家具看作废弃物。她建议我们面对旧物时自问“它能变成什么?”,为创新打开一扇门,同时学习“少买少丢”,特别是扔掉大型物品前,思考它对环境的影响。
公共卫生理事会邀请社区组织“认领”学生的作品。以下介绍冠军作品之外,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佳作,有意领取作品可联系理事会。
① “漂移桌”(Drift Desk)
创作者:康培中学(Canberra Secondary)中三生Jazil Zafri Bin Johari(音译杰兹乐)
对赛车感兴趣的Jazil利用家人的三件旧家具,完成了这个让人变身赛车手的椅子:母亲的办公椅、爸爸的手推车,以及弟弟的玩具卡丁车(drift kart),漂亮的视觉设计让这台“漂移桌”特别抢眼。
完成作品后,他亲自坐上去“试跑”了几圈,乐趣无穷。他说:“希望大家可以把旧物变成自己觉得好玩的东西,让日常生活变得更有趣。”
“漂移桌”拿下比赛第二名。
② “逆转桌”(Tables Turned)
创作者:科兰芝中学中三生吴苧芯与Marshall陈
两名学生留意到市面上的“乐高桌”偏轻,不够稳固,且价钱不低,于是把普通的办公桌变成这个附上座位的多用途儿童桌:桌面可翻转,一边拼乐高,另一边附白板,方便涂写,希望小朋友充分利用这张桌子,和同学一起学习和玩乐。
吴苧芯总结设计经验:“想改造家具,首先可以想想自己需要什么,再把东西设计成自己觉得实用的东西。”
“逆转桌”拿下优异奖。
③“滑滑停停”(Scoot n’ Park)
创作者:南华中学中三生周恩逸、卓昱辛与姜凯葳
看似简单的设计,背后蕴藏学生的观察入微与巧思。
三名学生都是学习服务社的成员,他们留意到很多滑板车用户因为找不到适当的停放处,所以把车子摆在走道或走廊,既不雅观又妨碍行人。
学生想到的对策:在桌子下方加上木条,把桌子倒转90度,就能变成滑板车停放架,美观又实用。
④“弦桌”(Chord Board)
创作者:平仪中学(Bedok Green Secondary)中三生蔡汶栎
喜欢弹电子琴的蔡汶栎了解专用琴桌占据不少空间,又考虑到一般居家空间有限,所以设计了附设电子琴格间的书桌:温书时累了,掀起桌面就能弹奏美妙音符,转换心情。
⑤“洞穴家家乐”(Burrow & Bureau)
创作者:康培中学(Canberra Secondary)中二生吴乐萱与中一生郑家和与Kim Jaehyo
普通的垂直移动办公柜,改装后为仓鼠提供栖身之处(最下方的抽屉),上面的抽屉用来储存饲料和宠物用具。
学生设计作品时充分考虑成本与碳足迹:“小窗口”用的是被丢弃的玻璃片;抽屉上方的金属网选用性价比较高的材质;防水隔板的原料是回收塑料,他们请同学捐出旧塑料水瓶和瓶盖,在学校的设计与科技(Design and Technology)工作室加热融化后制成。
吴乐萱说:“这样一个抽屉可以重复使用,希望大家饲养宠物时考虑重用旧物,不要在宠物去世后就把相关用品丢掉。”
⑥“台阶椅”(Mobile Stepper Chair)
创作者:励进中学(Greenridge Secondary)中三生卓湋翃
东西太高拿不到,爬上椅子去拿太危险。有感于此的卓湋翃把床边桌变成稳固的梯凳,第二个梯级同时是小抽屉。需要时可以用来“登高”,其他时候能当成小朋友的座椅,同时增加收纳空间。
卓湋翃在下方装了可携式轮子,必要时可轻易移动,但一站上去,轮子会自动“锁住”,安全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