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品牌在国庆月总获得额外关注,表坛的Azimuth便是其一。

Azimuth由古董腕表藏家龙仕炜和黎鸿炘在2003年联合创办。龙仕炜(47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他们最初的梦想是设计远离传统规范的腕表,而不是与市场上其他品牌类似的产品。

龙仕炜设计的前卫腕表,不少灵感源自童年的发条玩具。(龙国雄摄)
龙仕炜设计的前卫腕表,不少灵感源自童年的发条玩具。(龙国雄摄)

非传统腕表先驱

“2000年代的腕表一般以圆形为主,其他形状的腕表才开始成型。这为我们在腕表设计上奠定了基础,让我们觉得有潜质摆脱圆形,创造更大胆的设计,探索其他计时方式。”

龙仕炜意识到当时的市场还没准备好接受前卫设计的腕表,可能最多只占市场的20%,然而龙仕炜信心坚定,勇往直前。

名为Grand Turismo的腕表,颠覆传统读取时间方式。(Azimuth提供)
名为Grand Turismo的腕表,颠覆传统读取时间方式。(Azimuth提供)

快进到2024年,Azimuth现以其富有创意的设计闻名,年产量平均1000枚。虽然仍属小众,但如今市场已成熟,喜欢这类型腕表设计的收藏家已大大增加。

在过去20多年,Azimuth取得几个里程碑,2006年研发了最具标志性的腕表之一Mr. Roboto,并在2009年推出表坛第一款逆时针旋转的单指针腕表。

Mr. Roboto是Azimuth的旗舰表款。(Azimuth提供)
Mr. Roboto是Azimuth的旗舰表款。(Azimuth提供)

16岁开始藏表

龙仕炜16岁起开始收集腕表,从不同品牌的简单三针腕表,到军用腕表,再到复杂功能腕表,如单相日历功能、计时码表、神秘指针、跳时,以及自动上弦系统等。


龙仕炜不了解这些机制的技术工作原理,但很感兴趣。“所以从那时起,我开始去书店找相关书籍,上课时在讲义上画腕表,然后剪下来戴在手腕上测试我的腕表设计。毕业后,我已知道想做什么。”

造型独特的Land Cruiser,是Azimuth一款辨识度很高的设计。(Azimuth提供)
造型独特的Land Cruiser,是Azimuth一款辨识度很高的设计。(Azimuth提供)

有机械工程背景的龙仕炜双手灵巧,喜欢创造东西。机械工程学历让他有机会了解事物的工作原理和材质的性质。有了这些知识,他可从不同角度看待设计,尤其是如何设计出非传统的机制,同时了解某些技术设计中的限制和风险。

“大多数腕表机制都是我自己设计,在腕表工程师的帮助下,实现了当今 Azimuth的各种复杂功能。”

十万元设立腕表品牌

龙仕炜和合伙人当年以大约十万元的资金创业,部分资金来自积蓄,另一部分由父亲支持。

Azimuth的定位是一家前卫设计的新加坡腕表公司,腕表在瑞士生产,价格从3000多元起跳,也打造过售价超过十万元的陀飞轮系列,藏家大多是喜欢独特腕表设计的高管和老板,以男性居多。

谈到Azimuth如何在市场上脱颖而出,龙仕炜相信,正是非传统的技术和美学设计、瑞士制造以及可负担的价格让他们具有优势。

反过来看时间

Azimuth一些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包括Mr. Roboto和SP-1太空飞船等,不少设计灵感来自龙仕炜童年的发条玩具。

“当我设计Mr. Roboto时,脑海中浮现上世纪80年代Styx的‘Mr. Roboto’这首歌,成了我的灵感泉源。SP-1太空船系列的灵感来自外星和幻想世界中的所有事物,一个能以不同方式报时的飞行物。”

Azimuth另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系列是单指针逆时针运行腕表。“我常问自己为什么要顺时针读取时间?为什么不能反过来看时间?因此我决定挑战传统规范,研发了一款指针逆时针运行的Back-In-Time腕表。”

单指针逆时针运行的Back-In-Time,是Azimuth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腕表之一。(Azimuth提供)
单指针逆时针运行的Back-In-Time,是Azimuth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腕表之一。(Azimuth提供)

虽然已在表坛建立一定地位,但龙仕炜谦虚地认为Azimuth仍是一家小公司。“我感到最自豪的是,在竞争激烈的表坛中,Azimuth已有自己的标志,那就是Mr. Roboto,一个在表坛能立即识别的设计。”

龙仕炜在瑞士开设一家工作室,并组建了一支制作Azimuth腕表的团队,能更直接接触到瑞士的技术知识,更好地理解制表理念及供应链。

谈到品牌最终目标,龙仕炜坦言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他说:“表坛竞争很激烈,我不认为自己在与其他瑞士品牌竞争,而是通过向市场提供不同价位的替代设计来补充空缺。”

Azimuth腕表年产量大约1000枚,限量生产这款Crazy Rider。(龙国雄摄)
Azimuth腕表年产量大约1000枚,限量生产这款Crazy Rider。(龙国雄摄)

谈到未来趋势,龙仕炜指出,现在中国制造的腕表在竞争上更明显。“近年来,中国生产的腕表在设计和技术功能上与瑞士腕表惊人地相似,但价格却比瑞士腕表低廉很多。这是20年前所未见的,是一个新的挑战,每个品牌都必须注意并适应这个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