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威(Bovet)在表坛以精湛工艺和悠久历史闻名。自1822年由爱德华·播威 (Edouard Bovet)和兄弟创立以来,这个瑞士品牌已经历两个世纪的辉煌与挑战。如今,这一品牌的复兴与其掌舵人帕斯卡·拉菲(Pascal Raffy)密不可分。拉菲不久前到访本地,与《联合早报》分享了他的个人经历,对播威的热爱,以及他对品牌未来的展望。
钟表结缘少年时
生于黎巴嫩持有法国与瑞士国籍的拉菲(61岁)对腕表的热爱与爱表的祖父有莫大关系。祖父经常向童年的拉菲展示所收藏的各种腕表,点燃了拉菲内心对腕表炽热之爱。
他说:“我对机械机芯的运作方式着迷,曾尝试拆开一款复杂的万年历腕表,却无法重新组装。然而祖父并没有责备我,反而耐心解释日历的工作原理。这段难忘经历奠定了我对腕表的热爱。”
200年创新不断
在200年的历史中,播威制作的腕表创新元素不断。
这些年来,播威制表团队在拉菲的领导下,开发了20多项专利,包括双面飞行陀飞轮,屡获殊荣的Récital系列,以及标志性的Fleurier表壳。
拉菲透露,播威是第一家使用展示背板(也称展示后盘)的制表厂,早期作品被誉为世上最美的钟表,20世纪初以非常特别的飞返计时码表声名大噪;另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固定点位于中间,而不是传统后部位置的双面飞行陀飞轮腕表,实属创举。
从设计和历史角度来看,播威最著名的腕表包括可作为怀表和座钟使用,且无需任何工具就能反转的Amadéo可转换表壳系统腕表,在制表史上前所未有,所有部件都经过双面雕刻的播威第一款镂空腕表Virtuoso XI, 以及播威时区腕表系列。
拉菲特别提到Récital 28 Prowess 1,这款腕表的机芯能解决夏令时问题,也是播威创新精神的最佳体现。
与中国渊源深厚
播威与中国有深厚历史渊源,爱德华·播威在创办品牌前为了解各地市场,1818年就来到中国广州,很快就将身上带的四枚怀表卖掉。他明白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开创品牌后就将具备景泰蓝、珐琅彩绘和内填珐琅等多种装饰技术的播威腕表带到中国。
据知,清末钦差大臣李鸿章曾拥有播威怀表,而1855年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中,播威因咸丰皇帝委托制作的一对珐琅怀表而在“奢侈”类别中获得金奖。
拉菲希望在未来进一步加强品牌与中国的关系。“播威很早就落户中国市场,将当时世界上最精美的钟表带到东方。今天,我们希望继续发扬这一传统,让新一代中国腕表藏家重新了解播威。”
延续传统重振辉煌
播威原为家族品牌,过去200年因动荡的世界政治局势和复杂的商业环境,如鸦片战争、法国和美国的竞争,以及猖狂的假冒行业,导致播威家族对钟表兴趣渐消,并多次易手。
拉菲于2001年收购播威,并于2006年收购位于瑞士特拉姆朗(Tramelan)的专业陀飞轮制造厂,日内瓦的表盘制造厂,以及设在Môtiers城堡的播威总部。如今,播威95%的零部件都由公司内部制造,包括表盘、表壳和机芯、游丝和调速机构,这些是机械钟表的核心。
谈及为何要收购播威,拉菲的语气充满对品牌历史的敬仰和使命感。“播威的历史让我着迷,我很早就关注播威,着迷于它200年前制造的精美作品和现有的能力,我决心让播威重现昔日辉煌。”
拉菲收购品牌后延续播威家族传承的传统,他的女儿奥黛丽·拉菲(Audrey Raffy) 现任公司副总裁。“女儿的一大重责是帮助我与年轻藏家建立联系,强调播威的现代性。”
播威在东南亚的独家分销权为Pacific Time Pte Limited所有, 后者是高登控股的全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