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福布斯亚洲》11月5日公布2024年 “最具影响力的亚洲商界女性”,新加坡有两人上榜,其中一位就是将在2025年3月接掌星展集团(DBS),成为集团首位女总裁的星展集团副总裁陈淑珊。可是,即使已在银行业驰骋超过35年,即将执掌这家市值超过1000亿元、东南亚规模最大的银行,今年57岁的陈淑珊从不觉得自己是个女强人。

她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自己重视共情,坦率与人沟通,聚集不同背景的人才,结合他们多样的技能,推动团队取得更大成就。翻开陈淑珊的职业跑道,不难发现她展现敏锐直觉、果断决策的一面。

陈淑珊在银行业驰骋超过35年,明年3月将独当一面,成为星展银行的首位女掌舵。(叶振忠摄)
陈淑珊在银行业驰骋超过35年,明年3月将独当一面,成为星展银行的首位女掌舵。(叶振忠摄)

相信直觉也依赖数据

1997年,陈淑珊在霸菱证券(ING Baring Securities)任职,当一名前上司邀她加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从事她当时还不熟悉的私人银行业务时,她仅用了三小时决定接受新挑战。她相信直觉,也依赖数据,说:“你对某人没好感,但数据表明他值得信赖且业绩良好,就不能忽视这点。相反,你或许喜欢某人,但数据表明他不可靠,就要当心。直觉与数据须要并用。不确定时,就找第二或第三把声音。”

2010年,星展集团总裁高博德(Piyush Gupta)邀请她加入星展时,她隔天就辞去原职,加入自己实习的第一家银行。“那时正值我人生的新阶段,渴望不仅是为自己也为社会带来改变。星展正是能实现这一愿景的公司。我感觉站在某个重大时刻的起点上。回头看,我很庆幸当时选择相信直觉。”

当年,星展集团主席佘林发公开表态,下一任总裁应当是土生土长,最好从内部拔擢,并特别提及刚加盟的陈淑珊是地道新加坡人。不负众望,她在2014年被评为全球最佳私人银行家。

在一小时半的采访中,陈淑珊(右)精力充沛,能量溢出来还能感染周围的人。(叶振忠摄)
在一小时半的采访中,陈淑珊(右)精力充沛,能量溢出来还能感染周围的人。(叶振忠摄)

一晃十多年功夫,陈淑珊可有“等久久”之感?她说:“不,完全没有。过去14年,我负责许多不同职务。每个都大不相同,我还有许多要学习的东西。”

提及将与追随多年的上司(星展集团总裁高博德)道别,陈淑珊说:“我从他身上学到身为领导者,一致性、清晰性和良好沟通力非常重要。宁可像个话痨祖母,也不要让大家搞不清目标。”

第一份和最后一份工作

其实陈淑珊19岁时若没到银行实习,她说她现在或许在科技领域工作。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星展当实习生,星展也很可能是我最后一份工作,算是一种回归。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为星展、新加坡社会,以及更广泛的区域做出贡献。希望在卸任时,我能自豪地说:我们产生了影响——与团队共同努力,为社会、金融界、利益相关者、员工和客户带来深远的影响。”

五岁的陈淑珊(右),跟妈妈和外婆的三代合影。那天,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上台演讲。(受访者提供)
五岁的陈淑珊(右),跟妈妈和外婆的三代合影。那天,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上台演讲。(受访者提供)

深受“女铁人”外婆影响 

陈淑珊5岁时,跟妈妈和外婆拍了三代合影。拍下照片那天,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上台演讲,当时,南洋幼稚园校长点名她代表学级,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做个人华语演讲,妈妈和外婆给予她莫大的鼓励。

陈淑珊透露,外婆是女铁人,二战期间失去丈夫,独自养大七名子女,母亲排行最小。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深深影响了陈淑珊,也让她学习面对和克服生活中的挑战。

1995年,26岁那年,陈淑珊遇过一次重大挫折。她当时外派香港,任职历史悠久的英国前霸菱银行(Barings Bank)。那年2月,公司因“流氓交易员”利森(Nick Leeson)违规交易出现巨额亏损倒闭,她丢了工作。雪上加霜的是,那一周房东停租,她也结束了一段长期恋情。她说:“那时,真觉得生活非常困难。”

但凡打不倒人的,会让人变得更强大。从那时起,陈淑珊开始冥想。“我学习如何用第三方视角,看待那是不是真正的痛苦。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拥有健康、朋友以及家人,就算没工作没房子,生活还是能继续。”

如今,陈淑珊云淡风轻地说:“人生有起有落,无论是个人还是职业层面……有时往后退一步,才能往前走两步。那次经验让我了解到,人最痛苦,面对最大挑战的时候,不要失去信心;最成功、做到最好的时候,也不能太自满。”

她现在面对失败的理念是:千万别浪费。换言之,不要气馁,别被打倒,正视失败,从中汲取教训就是。

小时候的陈淑珊。(受访者提供)
小时候的陈淑珊。(受访者提供)

从幼稚园到高中,陈淑珊一直都在华校就读,华校生的身份深深烙印在价值体系中。提及母校圣尼各拉女校校训“德纯义坚”、华中初级学院(现为华侨中学高中部)校训“饮水思源”“自强不息”时,她说:“华校教育是我的人生指引和坚实根基,蕴含谦逊、韧性、创造力、回馈社会和创业的精神。”

陈淑珊小学和中学时光都在圣尼各拉女校度过。图为她八岁穿校服的样子。(受访者提供)
陈淑珊小学和中学时光都在圣尼各拉女校度过。图为她八岁穿校服的样子。(受访者提供)

临分娩仍工作

陈淑珊有两个孩子,女儿25岁,儿子24岁,孩子们常抱怨说,成天看不到她。

在银行界广为流传的一桩轶事发生在1999年。当时,陈淑珊在摩根士丹利工作,生女儿陈淑梅时,为了不影响日元交易,她把彭博终端带入产房。“我跟女儿解释,那天美元兑日元汇率从118跌到111,跌了近10点,这是件大事。我收到保证金追缴(margin call)通知,没办法只好把电脑带入产房。”

大多数时候,在孩子面前,陈淑珊的身份只是妈妈。“有时我骂他们,他们就回怼:‘妈妈,你现在不在星展,别当霸道老大了。’”在别人家里,是家长阻止孩子玩手机,在陈淑珊家里,反倒是孩子这么做。“他们会因为我用手机或电脑太多不高兴,吃晚饭时若我还在用,就会把我的手机藏起来。”

在陈淑珊职业生涯将迎来最高光时,家人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他们给我留言,叫我别太辛苦,要多注意身体,以各种方式给我鼓励。我想他们意识到,接下里可能会更少见到我。”所以,陈淑珊总是忙里偷闲,陪伴家人。

陈淑珊(后)与女儿陈淑梅在海外当义工时,拍下的合照。(受访者提供)
陈淑珊(后)与女儿陈淑梅在海外当义工时,拍下的合照。(受访者提供)

与丈夫一起行善助亚洲穷苦群体

采访进入尾声,陈淑珊提起丈夫伟益顺(Christopher Wilson)。

每年,陈淑珊与丈夫有一件大事——做慈善。15年前,伟益顺设立基金会,协助亚洲穷苦落后群体。他们带领新加坡医护人员到柬埔寨提供培训,成功把当地婴儿死亡率降低80%。

陈淑珊说:“这是一种钱买不到的快乐。这个活动我们每年组织,孩子也跟着一起去,它成了我们的家庭活动。我们也逐渐带上朋友和他们的孩子,也许没太多人知道这件事,但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陈淑珊(左)与丈夫伟益顺(右)每年前往柬埔寨展开志愿服务。有一年,他们带领眼科医生,为当地大约250名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受访者提供)
陈淑珊(左)与丈夫伟益顺(右)每年前往柬埔寨展开志愿服务。有一年,他们带领眼科医生,为当地大约250名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受访者提供)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