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龙哥”的中风康复者谢瑞廷,自言个性慢热。数年前搬到坎贝拉后,他因无法久站,很少外出,直到关爱乐龄办事处工作人员持续家访,这名独居者才逐渐敞开心扉。
如今,他不仅积极参与福善活跃乐龄中心的活动,每周还会主动到中心的园艺走廊浇水,成为乐龄义工。
2015年中风后,谢瑞廷从职场退下。尽管关爱乐龄办事处人员多次上门,鼓励他前往只需五至10分钟脚程的福善(Blossom Seeds)活跃乐龄中心参加活动,但自认怕生的他,始终感到拘谨,曾走到中心门外,又折返回家。
所幸在工作人员和义工的持续关怀下,谢瑞廷逐渐与他们建立信任,最终迈出了第一步。过去两年,他成为这家服务三巴旺年长者中心的常客,身份也悄然转变——从受照顾者变成默默付出的乐龄义工。
谈及这个改变,66岁的谢瑞廷双手合十,说:“来了中心一阵子,认识很多员工和年长朋友,大家谈得来,缘分很重要。”
他特别提到一名已离职的兼职园丁阿李,让他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谢瑞廷退休前是名焊工,对花花草草并不熟悉,却与阿李结下深厚情谊。阿李一周到中心几天照顾花草,其余日子则由谢瑞廷接手,担起浇花的任务。
“不要以为照顾花花草草很简单,哪些要浇多少水,哪些容易打理,都是学问。”
像谢瑞廷如此,从参与者变成义工的例子并不少见。福善活跃乐龄中心执行长翁秀卿透露,中心目前服务逾千名年长者,其中好些是乐龄义工。
访问结束前,工作人员提醒谢瑞廷还有几节增强体能的“健得力”(Gym Tonic)疗程未完成。近期因脚痛需拄拐杖助行的他点头回应,随后带着记者去看他悉心照料的花草。
从社交孤立到融入社区,尽管谢瑞廷再三强调是“缘分”,但在记者眼中,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员的爱心与陪伴,让他找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满足感。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