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在餐馆吃饭,厨师在厨房里,你见不到厨师,但菜可以说话。你用不用心,是吃得出来的。”

这句话出自台北晶华酒店粵菜餐馆晶华轩主厨邬海明。9月初在餐馆用餐,从两块叉烧吃出大厨的认真,也与厨师有了“对话”。

认真做菜的大厨,必受认可。晶华轩刚于9月22日获台湾第五届美食名单“500盘”榜首,邬海明同时获得年度厨师奖。

由台湾联合报《500辑》举办的“500盘”,邀请50名来自不同行业的评审,选出心目中年度难忘的10盘料理。今年全台共有322家餐馆入榜,是过去五年的新高。晶华轩是三连霸得主,今年以14盘居冠,去年更以17盘创下最高纪录。

晶华轩的鳕蟹西施泡饭、蟹粉捞面、萝卜丝酥饼等,今年得到评审青睐。我刚好品尝了当中一道入选菜——生拆膏蟹麻婆豆腐,螃蟹的鲜甜海味与麻婆豆腐香浓麻辣的经典川味,相互融合,不抢风头,吃出大厨功力。

延伸阅读

黄亿敏:鸡睾丸 鳕鱼精囊 你吃过哪些特别的食物?
黄亿敏:鸡睾丸 鳕鱼精囊 你吃过哪些特别的食物?
台北晶华酒店粵菜餐馆晶华轩主厨邬海明认为,好吃的食物可以发挥食材原味。(黄亿敏摄)
台北晶华酒店粵菜餐馆晶华轩主厨邬海明认为,好吃的食物可以发挥食材原味。(黄亿敏摄)

做菜是放大食材优点

拥有30年经验的邬海明,出生于香港,母亲是妇产科医生,家族大多从医,但他走进厨房,从西点学徒做起,闯出自己的事业道路。曾在香港利苑酒家、新加坡翡翠金阁、日本大阪丽思卡尔顿酒店香桃粵菜餐馆任职,他九年前到台北发展,在亚洲各地推广粤菜风味。

说回那块叉烧。它是肥瘦适中的猪梅花,刷上腌料,经火候与时间催化,有了诱人的糖色和香气。厚切的叉烧,口感扎实,咀嚼后交叠肉香与焦糖香气。

饭后与主厨邬海明交谈,他介绍所用的是台湾“红萝卜猪”的梅花肉,肥瘦分布均匀,口感柔嫩却不油腻。每一块都经过精心切割,厚薄一致,只取最合适的部位。他解释:“就像好的牛肉要看油花,猪肉也是,才能做出好吃的叉烧。”

邬海明相信,真正的好菜,注重选材用料,无需华丽摆盘,重点在于把味道做到极致。他说:“鱼就该有鱼的味道,不是吃出松露味。做菜,是放大食材的优点,不是用别的味道盖过去。”

对于新鲜的标准,他还要求“当餐”制作。他说,花胶汤是用当天送到的鲜鸡,炖上五小时,只为晚餐一碗浓而不腻的原味;汤卖不完,隔天就不用。厨房里的蚝油、XO酱等都是自制的。

平日在美食采访中,经常被问到最喜欢哪一道菜,同一个用餐场合,同桌媒体都会有不同答案。下一次被问起时,我会记得看哪一道菜让人“与厨师对话”。

▲IG:@yimin.evel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