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年的漫长等待,华侨中学高中部的年度重头活动中秋晚会,终于重新对公众开放。过去三年碍于疫情,大型晚会只能以虚拟形式在线举行,或只限校内师生参加,让本来应该喧嚣的节庆显得些许冷清。但10月2日当晚,熙熙攘攘的人群重新挤满了整个中央广场与食堂,让华中大家庭再现团聚的欢腾热闹景象。

为纪念此次盛况空前的晚会,2023年晚会的主题美其名曰“辉”,意在传达在突破重重困境后的喜悦,就如月光穿透厚厚云层,为黑暗的夜空带来耀眼的万丈光芒。本次活动除了传统的中秋活动外,还有许多别具风格的表演,其中包含了学生理事会以及数个学生社团长达三个月的竭力筹备,效果非同凡响。

好友相聚共赏月叙情谊

傍晚6时左右,高中部食堂内开展了一系列趣味盎然的活动——猜灯谜、吃月饼、品香茗,大家还收到一个精心准备的老式纸灯笼。只见宾客与同学三五成群,纷纷提着灯笼在校园内各处合影留念,顿时将佳节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解开谜底是所有灯谜爱好者最开心的时刻。(杨培铎摄)
解开谜底是所有灯谜爱好者最开心的时刻。(杨培铎摄)

见到川流不息的人潮,家长黄洁宜(52岁)说:“自从离开中学部的家长群,我们甚少有见面的机会。今晚,终于能和思念已久老朋友、家长、校友与学生们聚在一起,就像一个和乐融融的大家庭,让我有种回娘家的感觉。”

文娱演出现场气氛嗨翻天

穿过食堂就是中央广场,是本次文娱晚会演出的地点。夜幕降临之际,未央词曲创作社以一段纯音乐演奏为庆典拉开帷幕。他们所吹奏的的曲目如《细水长流》《钟声依旧》,是华中儿女耳熟能详的歌曲,即使离校多年再次听到也倍感亲切,引得众人跟着高声吟唱。同时,他们也带来了自创曲目《永不褪色的风景》,祝福在场众人友谊长存。

延伸阅读

【校果】华中办中国通识论坛  探索数码经济发展新机遇
【校果】华中办中国通识论坛  探索数码经济发展新机遇
【校果】寻迹马六甲 感受多元文化交融碰撞
【校果】寻迹马六甲  感受多元文化交融碰撞

紧接着便是华乐团演奏的经典乐曲《阿细跳月》与《那些年》。曲毕,华族舞团的舞蹈员登上舞台,为大家表演蒙古舞《月光下的草原》。她们翩若惊鸿,动如脱兔的曼妙舞姿在月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在华乐团的余韵中为晚会添加一层朦胧美。

舞蹈员以优美的舞姿生动诠释了草原民族的力量与美。(简亦萱摄)
舞蹈员以优美的舞姿生动诠释了草原民族的力量与美。(简亦萱摄)

压轴登场的是华中武术团,他们既有紧张刺激的短兵相接表演,也有刚柔并济的太极拳,疾徐有致,挥洒自如,令观众拍手称奇。随着演出进入高潮,学生理事会成员上台,引领大家进行“SODACHE”(Song,Dance,Cheer的缩写)。热情高涨的人群此刻都兴奋地以歌曲、舞蹈和口号庆祝疫后的首次大团圆,晚会就在这番澎湃的热情中圆满落下帷幕。

武术队员虎虎生威的动作令人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简亦萱摄)
武术队员虎虎生威的动作令人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简亦萱摄)

下课后立即赶来华中的施钰婷(大学生,19岁)受访时说:“真的很高兴可以参加实体庆祝会,前几年的中秋节都是平淡度过的。今晚有机会和几千人团聚,一起欣赏精彩表演,一起提灯笼,这美好的时光让我越发怀念在母校读书和玩乐的日子,非常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