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间是午夜12:00,Y忽然抬头瞄了眼面前的计时器,一张三小时的数学卷子还剩一小时43分钟。“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X不是Y,但X与Y存在正相关性。” Y凭着肌肉记忆,将答案一字不差地写了出来。这道题仿佛刻在了他的脑海里,清晰如昨日。那是他转入这所高中后第一节课上老师讲解的内容。
那天Y很早就到教室了。他在黑暗中摸索了好一阵子才找到了灯的开关。随着一声清脆的“咔”,煞白的冷光从屋顶砸向教室内一排排整齐的方形的小木桌。那灯光又从桌子上通过反射一头扎进Y的眼睛里。他刚刚走过一段很黑很黑的道路,眼睛还未适应周围的光线。他用手挡着眼睛,转头望向来时方向的一片漆黑。那里仿佛根本没有尽头。这时,他感觉身上的书包突然重了五公斤,几乎让他摔倒。他不敢再往回看了,只能向前走进教室。
这次,他没有像以前那样坐在最后排的角落,而是选了一个比较中间的位置。在放下书包的那刻,一股困意在刺眼的灯光下贸然将他裹住。他挡不住,倒头便睡去了。昨夜他紧张地一晚没睡。
这期间他做了一个自己也记不清的噩梦。
等他惊醒时,天已经亮了。他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发现教室内已经坐满了人。看着满是陌生面孔的教室,Y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很兴奋,但还是回头看了一眼那个贴着墙角的位置。之前他在类似的地方默默坐了三年了。不过今天那个位子上一个人都没有。这里没人知道他的过去,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变回了一张白纸,一张皱皱巴巴的白纸。
不久,班主任就走进了教室,身后还跟着一个表情有些阴沉的人。“那个人”一句话也不说,就低着头径直走向教室后排贴着墙角的位置。Y隐隐约约地从他灰暗的眸子中捕捉到了一丝异样,但说不清楚那究竟是什么。
那天午饭铃刚响,几个急性子的同学就争相跑向食堂了。剩下的几组同学在收拾完书包后也相伴走出。Y没敢跟他们一起,毕竟随便插入固有的小团体并不是很礼貌。他回头看了一下墙角的“那个人”,又看了看眼前准备离开的最后一组人,有些不知所措。好在,那组人察觉到了不知所措的Y,也热情地邀请他一起吃午餐。Y欣然接受了,但走之前还是忍不住瞥了一眼墙角的“那个人”。他们对视了。那群人拉了拉Y,像河水冲走岸边的小石子一样把他带走了。
午饭期间,Y听了许多关于“那个人”的故事,他虽然不理解人们对“那个人”的看法,但是愈发确定他和之前的自己很像。Y忽想起离开教室前与他的对视,那丝初见时的隐隐异样越来越清晰。他终于搞懂了,那是一种渴望的目光。“那个人”估计也想融入某个团体,就像之前的自己一样。
回班时,Y看到了他孤单一人的背影。
放学时,Y深吸了一口气,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从自己的书桌前站起、转头、看向“那个人”的墙角。他们再次对视了。可他的那种眼神(那种Y之前的眼神)让Y先前下的所有决心在一瞬间内散了一地。
Y发现他的眼前有堵墙阻止他向前。那堵墙是他之前的同学用一块块的沉默堆砌的堡垒。他本以为逃到了新的地方就能跳出那堵墙了,却没想到那堵墙也跟来了。
正在Y准备再次逃跑时,过去无数的回忆涌入Y的脑中。他想起了那个还是X,没有分类的自己:渴望着能被接受却无从入手。而如今,他遇到了曾经那个自己,怎么可能不伸出援手呢?这次,他打算挑战那堵墙。一股勇气与莫名的使命感涌入他的胸膛。此刻,他像极了冲向风车英勇的堂吉诃德!他举起了残破的长矛瞄准那堵墙,然后像一头大象一样猛冲向前。疾驰的风像打雷一样在他耳中炸开,但他丝毫不惧。这一次,他不仅仅要解救“那个人”,同时也要救出墙内的那个自己……
“Y,今天放学后要一起去学习吗?”
他新交的朋友们在向他招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