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第十代字食族第二轮选拔中,参与征选的学生须以虎豹别墅为主题,用300字创作一篇文章。今天起,我们将陆续刊登入选字食族的六篇作品。
其实在别墅建起之前,甚至在白人登陆前,这片地方就是虎与豹的栖息地。
它们在这片阴晴不定的气候下,在交错的大叶片间凝望着不远的海平线,吹椰风蕉雨,听浪打礁石滩。
后来,华人依旧喜欢虎豹喜欢得紧。它们保佑华人世世代代的福祉不被不落的太阳所融化,一保佑妈祖庙里香火常燃,二保佑《星洲日报》口碑载道家喻户晓,三保佑海外华人生意兴隆风生水起。全部祈福挤成一滴火辣辣的虎标万金油,时常流入劳工们被折磨疲惫的眼里,“清醒,清醒一点!”
战火纷飞的时代,人们的愤怒使得他们干瘦的胸膛里腾跃出颜色鲜艳的虎豹,咆哮着一爪子拍下,以抵抗外来日军。它们双目圆瞪,毛发耸立,身影定格在血浆喷涌而出的那瞬间。
200多年前在同样位置匍匐的虎豹眼里映着海市蜃楼,而现在果真树立起了楼宇,不过走下去,又能似乎听到曾经伴它们闭眼酣息的海浪阵阵。你也不再具有天生对藤条和炮弹的恐惧,华族文化道德比不过亚里士多德,南洋式家族说教,你只在满满红包的宴席上忍这么一次,你看不懂十殿阎罗,八仙过海有略微听过,牛郎织女又是什么?不过当你在热到让人烦躁的七月,却又必须走在这个诡异的地方时,你路过时仍然会由不得驻足,盯着这几只雕塑,好像寻得了什么珍宝一样脱口而出,“原来虎豹藏在这儿呢!”
导师梁海彬怎么说?
将“虎豹”重新想象,为其赋予另一层历史(与精神)意义,让人眼前一亮,也就不会对细节过于执着了(新加坡其实没有豹;万金油大概不是涂在眼睛里的)。文中以“虎豹”作为南洋华人历史、身份、文化的意象,与官方制造出来的“老虎与狮子”国家图腾,形成有趣对比,也就产生了阅读的乐趣。喜欢第四段过渡到第五段的手法(聚焦虎豹的双目,周围的场景渐渐变化到多年后的今日),如电影蒙太奇,文字于是也有了动感,让人惊喜。末段提及了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失落,但幸好有这么些雕像,读者也才有触景生情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