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常用的中医疗法。有人认为,雨天或冷天不宜拔罐,因为湿气较重。这说法有根据吗?《新明日报》《活得好》请宜康中医的纪慧君医师解析。
纪慧君医师接受《活得好》访问时说,拔罐是中医传统技术,是以罐为工具,用的可以是玻璃、竹制或塑料罐。利用燃火或抽气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然后吸附在身体,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达到治疗的效果。拔火罐可分为闪罐、走罐、留罐及刺络拔罐等手法。医师会根据病患的情况施以适合的拔罐手法。
中医认为拔罐可调节阴阳、清热、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祛风湿、松解肌肉的疼痛、消除疲劳。
纪医师提醒,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拔火罐,因为拔火罐比较耗气,体质过于虚弱者在拔罐后有可能身体更加虚弱。
年老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要慎重。拔罐时皮肤在负压下收紧,对全身是一种疼痛刺激,可能会致心脏疾病发作。
要注意的是,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的病患、高热患者、抽搐者都不应拔罐。
一般而言,无论雨天或冷天,还是可拔罐的,但要注意保温。拔罐后,肌肤的毛孔会扩张,寒气、湿气容易进入体内。
纪医师提醒,不管是任何中医的疗法,包括拔罐、刮痧或针灸,过后应等2至4小时才冲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