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以为骨质疏松症是老化的自然现象。人老了,骨头松、易骨折,很正常,无法防治。这说法正确吗?配合今天世界骨质疏松日(10月20日),《新明日报》《活得好》请邱德拔医院全科医学部门内分泌学顾问医生Dinesh Mahendran解析骨质疏松的症状和预防。
内分泌学顾问医生Dinesh Mahendran受访时说,事实上,我们可通过多种方式改善骨骼健康,如通过饮食(多摄取钙质食物)、适当和适量运动、服用补充剂和药物,来预防骨折。
医生说,首先,我们应辨别骨质疏松症的警告信号:身高“缩水”(三年内身高下降超过2公分)。由于其他疾病照X光,而从X光片上发现骨骼看起来更透明以及出现骨折。
医生提醒,更年期女性或65岁及以上的男性,如被评估为骨质疏松症高风险群,应及早向医生咨询预防的方法。
骨质疏松症有许多风险因素:曾经脆性骨折(fragility fracture,以最小的力量造成骨折)、年龄增长、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体重过轻、提早更年期(45岁以下)、吸烟、过度饮酒、钠摄取量不足(50岁以上的人每天少于1000毫克)和缺乏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