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理工大学林竖美副教授:装修家居时采取通用设计原则,就能兼顾美感与家人的不同需求。(受访者提供)
新加坡理工大学林竖美副教授:装修家居时采取通用设计原则,就能兼顾美感与家人的不同需求。(受访者提供)

要打造“亲失智症”家居环境,最理想的做法是亲属在患上失智症之前就着手进行,因为一旦患上失智症才来装修,不但大费周章,事倍功半,失智症人士也可能难以适应。

与新加坡失智症机构一起进行研究项目的新加坡理工大学(SIT)林竖美副教授是职能治疗师,也是大学的应用学习助理教务长。她指出,装修家居时采取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原则,例如采光佳、地板防滑、走道通畅无阻,就能兼顾美感与家人的各种需求。

林竖美副教授说:“失智症人士学习新东西并不容易。打造一个亲失智症环境能帮助他们尽可能长久地继续住在自己家里。”

别等到家人患上失智症才把煤气炉换成电磁炉,应尽早让家人学会使用方法,习惯使用电磁炉下厨。(iStock图片)
别等到家人患上失智症才把煤气炉换成电磁炉,应尽早让家人学会使用方法,习惯使用电磁炉下厨。(iStock图片)

打造“亲失智症”的家居环境可从哪些方面着手?

林竖美副教授的具体建议如下。

延伸阅读

老年人当义工 认知能力更强
老年人当义工 认知能力更强
打造亲失智症环境 从简单改变做起
打造亲失智症环境 从简单改变做起
  1. 地板单色为佳,避免选用会反光、带有花纹、设计过于复杂或容易让人滑倒的地砖。

  2. 巧用对比色,例如地板的颜色应该与墙壁和房门、大门明显不同。门把手和门的颜色要有所对比;墙壁与扶手、马桶与地板、马桶盖与马桶、家具与墙壁、地板等亦然,让失智症人士一眼就能辨识把手、扶手、马桶、家具的位置。

  3. 从室内就能看到室外风景,而且要重视采光;白天时有自然光,到了晚上也能透过窗口看到外头天黑,让失智症人士感受到日夜的变换。窗口应选用防眩玻璃。

  4. 浴室、厕所和走道应有扶手。

  5. 安装感应灯,失智症人士半夜起身上厕所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降低跌倒风险。

  6. 电器以设计简洁、容易操作为佳;电器的按钮和开关可以自己加上说明标签。

  7. 电磁炉比煤气炉安全,但我们不应要求家人在患上失智症之后才学习使用电磁炉;应尽早让家人学会使用方法,习惯使用电磁炉下厨。

  8. 在显眼处摆放体积较大的日历、月历;设计简洁,号码清楚显现的时钟;可用来记录日常事宜的白板。

  9. 确保家里有足够收纳空间,而且没有太多杂物,整体环境必须整齐、洁净。

  10. 壁橱和收纳柜的颜色应该与墙壁有所对比,而且要包含开放式置物架或透明门,让失智症人士一眼就能看清楚里头收了什么东西。

马桶与地板的颜色应该有所对比,马桶盖的颜色也应该与马桶不同,让失智症人士更容易辨识。(iStock图片)
马桶与地板的颜色应该有所对比,马桶盖的颜色也应该与马桶不同,让失智症人士更容易辨识。(iStock图片)

林竖美副教授提醒:有些年长者可能把失智症视为禁忌话题,打造亲失智家居时可以“低调””一些,不必特地说装修的原因是担心他们将来患上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