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针灸是中医治疗法之一,“针”(又称针刺疗法)即在特定穴位施针,“灸”则用艾粒或温热药材刺激穴位。
随着科技的进步,针灸器具不断改进,现在要让针刺疗法发挥效果,不一定要用针。大约在50年前开始运用的激光针疗法(又称激光针),以激光束取代钢针,将低能量的非热能(non-thermal)激光照射在穴位上,刺激穴位,是一种非侵入性(non-invasive)治疗法。
激光针疗法适用于哪些患者?
陈笃生医院综合医学针灸中心高级针灸师蔡育纯医师说,适合运用针刺疗法治疗的健康状况如疼痛、手脚麻痹、失眠和抑郁症等,一般也能利用激光针疗法治疗。
激光针疗法也适用于血液疾病患者,以及服用薄血药患者。中医师一般不会建议这些患者接受针刺疗法,因为出血风险比一般患者高。
陈笃生医院在10多年前开始提供激光针疗法,但选择此疗法的患者比传统针刺疗法的来得少。蔡育纯医师解释,针刺疗法是以细针达到物理性的刺激效果,一般很快见效。此外,针灸师会在适当时候轻轻移动或旋转针头,以便让治疗效果更持久。有些针灸师也会把针接上电针仪,利用电流加强刺激穴位。
蔡育纯医师说,有些患者喜欢接受针刺疗法时那种酸、胀、麻等针后感,而激光针疗法可说是无痛治疗。“虽无针感,但其实也会发挥效益。”
如果患者不喜欢传统针刺疗法所带来的不适针后感,可考虑激光针,它适合所有年龄层患者,包括孩童。
如有光敏感(photosensitivity),或正在接受光照治疗(light therapy)或化疗,则不适合接受激光针。这些患者一般可选择传统针刺疗法,不过一些接受化疗的病人可能两者都不适用。
激光针治疗每次一般不会超过20分钟,治疗时间比传统针刺疗法短。
烧伤皮肤风险很低
有些人误以为激光的温度非常高,担心激光束接触皮肤后会烧伤皮肤。蔡育纯医师厘清说这并不正确。“激光针疗法使用的激光是以光而不是热能为基础,烧伤皮肤的风险非常非常低。”
任何治疗包括针刺疗法都有它们的风险和副作用。激光针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暂时性的酸、胀、麻,以及头晕和疲劳。所谓暂时性,即最多持续几个小时。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