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甜也尽量别喝汽水。研究显示,常喝汽水可能比常吃雪糕或其他甜食,更伤害心脏和血管。
瑞典研究员发现,糖分摄取量越大,患上某些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而且风险增幅会依糖分来源而异,伤害最大的似乎是含糖饮料。
每周喝超过八份含糖饮料的成人,罹患动脉瘤的风险会比每周喝少过一份含糖饮料的高31%;前者中风和心脏衰竭的风险,也分别比后者高19%和18%。
相对来说,常吃雪糕和巧克力等甜食,不会造成这么显著的风险增幅。
风险高低与糖分来源有关
这次的研究对象有6万9705人,数据来源是两项大型研究(Swedish Mammography Cohort以及Cohort of Swedish Men)。研究员除了关注研究对象是否患上心血管疾病,也分析了他们在1997和2009年所提供的饮食资料,分析焦点包括他们摄取的三类糖分(含糖饮料、甜味配料如蜂蜜,以及甜食如糕饼)。
研究员纳入分析范围的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风、心肌梗塞、心脏衰竭、主动脉瘤、房颤以及主动脉瓣狭窄。结论是,含糖饮料比其他两种糖分来源更伤害健康。摄取更多含糖饮料,会显著增加中风、心脏衰竭、房颤以及腹部主动脉瘤的风险。
研究员之一是瑞典顶尖大学隆德大学的博士生Suzanne Janzi,她在新闻稿中指出,这项研究最重大的发现就是不同种类的添加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由此可见,我们要考虑的不单是糖分的摄取量,还有糖分的来源。
她说,含糖饮料的液状糖分比固体状态的糖分更难让我们觉得饱足,因此较容易摄取过量。此外,甜食如蛋糕一般只在特别场合才会吃到,含糖饮料则可能较常饮用。
上述研究报告在12月9日刊于公共卫生科学期刊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