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浴(shinrin-yoku;forest bathing)未必要在树林进行,只要身处自然环境,就能透过森林浴与大自然交流,洗涤并沐浴身心。”

七年前听懂这句话的人不多,“森林浴”一词也可能引发问号,毕竟源自日本的森林浴当时刚开始在本地兴起。

森林浴源自日本,现已在世界各地发展成知名养生活动。(受访者提供)
森林浴源自日本,现已在世界各地发展成知名养生活动。(受访者提供)

日本林业厅在1982年发起森林浴,目的是鼓励人民多接触树木,疗治身心。能在日本以外发展成知名养生活动,部分原因是美国自然及森林疗愈协会(Association of Nature & Forest Therapy Guides & Programs,简称ANFT)自2014年开始,有系统地培训森林浴向导。

随着本地向导人数从2017年的三人增至现在的50多人,活动亦逐年增加,森林浴的人气估计会在明年继续攀升。

配合国际森林浴日,森林浴向导组织Forest Therapy Singapore在新加坡植物园举办活动,参与者包括约20名获ANFT认证的向导。(受访者提供)
配合国际森林浴日,森林浴向导组织Forest Therapy Singapore在新加坡植物园举办活动,参与者包括约20名获ANFT认证的向导。(受访者提供)

向导人数和活动频率高

另一关键因素是本地森林浴向导组织Forest Therapy Singapore在2024年9月正式成立,组织网站(foresttherapy.sg)集结了获ANFT认证的向导,这对推广以及提升森林浴的能见度有不小的帮助。

延伸阅读

【一点就懂】那些森林浴可教我们的事
【一点就懂】那些森林浴可教我们的事
叶尤敏创办Xiu(休)Nature Connections,专门主办森林浴体验;她从2021年开始成为NFT的导师,培训新向导。(受访者提供)
叶尤敏创办Xiu(休)Nature Connections,专门主办森林浴体验;她从2021年开始成为NFT的导师,培训新向导。(受访者提供)

组织发起人之一是最早获得认证的本地向导之一:叶尤敏。她说,以我国的人口和面积来说,向导人数和活动频率都算是高的。据她所知,2025年完成培训,获得认证的本地向导至少有10人(不包括2025年开始参与培训的学员)。本地向导的年龄从20多岁到70岁不等,大家背景各异,主导的森林浴各具特色。

森林浴被纳入治疗方案

叶尤敏在2017年创办Xiu(休)Nature Connections,主办森林浴体验。她当时已有预感:森林浴在高度城市化的岛国必然有其需求,因为人们可借此放慢生活节奏,感受大自然,聆听内心。但森林浴如此迅速发展,包括“休”在2024和2023年拿下“新加坡旅游奖”的杰出养生体验奖,却是她始料未及的事。

生活忙碌的人们可透过森林浴放慢生活节奏,感受大自然。(受访者提供)
生活忙碌的人们可透过森林浴放慢生活节奏,感受大自然。(受访者提供)

现以ANFT的导师身份培训新向导的叶尤敏说:“我也没预想到会有这么多企业、学校和组织对森林浴感兴趣,有些把它当做促进身心健康的活动,有些则是用作团队建设(team-building)。” 

森林浴的向导会通过四五个精心策划的活动,让参与者利用五感,有意识地与大自然交流。(受访者提供)
森林浴的向导会通过四五个精心策划的活动,让参与者利用五感,有意识地与大自然交流。(受访者提供)

森林浴亦获得一些保健组织的认可,如新加坡防癌协会定期安排叶尤敏给抗癌者办活动。叶尤敏相信2025年会有更多医疗组织把森林浴纳入治疗方案,向导也会与其他领域的导师联办活动,“如结合森林浴和瑜伽,或是音频疗治,为参与者策划更多样化的疗愈体验。”  

森林浴的向导以简单的品茶仪式总结每次森林浴:围成一圈坐在席子或草地上一起喝茶。向导或其中一名参与者会给大自然献茶:把第一杯茶倒在草地上,向大自然说谢谢。(受访者提供)
森林浴的向导以简单的品茶仪式总结每次森林浴:围成一圈坐在席子或草地上一起喝茶。向导或其中一名参与者会给大自然献茶:把第一杯茶倒在草地上,向大自然说谢谢。(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