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刮痧最好是全身一次过刮,效果更好,也有人认为,不出痧就没有效。这些说法是否有根据?

三和中医义顺分院赵戈医师说,刮痧能够间接地刺激相关经脉和穴位,疏通经络和调节脏腑气血循环,活血化瘀,并通过“出痧”,排出热邪和毒素,调动人体自我康复能力。

“出痧”,是指刮拭至皮肤表面呈微红色,并出现一些红色的瘀血点或红色斑点。

赵戈医师说,刮痧每次应只治疗一种病症(也就是针对疾病应对的部位进行刮痧),不宜连续大面积出痧,以免损伤正气。刮痧一般一个部位刮二至三分钟即可。除非身体强壮,且是在充分休息后,否则,一般不建议全身刮痧。

刮痧也不应执着于追求“出痧”,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因为有些气虚、体寒、肥胖之人不易出痧。只要操作正确,不出痧也有治疗效果。

刮痧应留意事项

  1. 刮痧时毛孔处于开放状态,应注意避风(避免风扇、冷气直吹)。

  2. 不要在空腹、过度疲劳状态下刮痧,以防晕眩。

  3. 刮痧后喝一杯温开水,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

  4. 刮痧后约三个小时才可洗澡。

历代医家都把足三里穴位,视为保健灸中的重要穴位, 有“长寿之灸”的美称。小腿足三里穴部位,是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三英寸,胫骨外一横指的位置。从脚踝部位开始,从下往上刮至足三里,有助健脾养胃。( 邝启聪摄)
历代医家都把足三里穴位,视为保健灸中的重要穴位, 有“长寿之灸”的美称。小腿足三里穴部位,是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三英寸,胫骨外一横指的位置。从脚踝部位开始,从下往上刮至足三里,有助健脾养胃。( 邝启聪摄)

刮痧并非越痛越好

有人认为刮痧越大力,越痛越有效,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观念。

赵戈医师说,刮痧的疼痛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患者的经络循环状态。刮痧时感到疼痛,代表气血运行不通畅,气滞血瘀越严重的部位,疼痛程度就越高;另一方面,是操作者的力度。刮痧的力度要适中,均匀,速度不快不慢,以“出痧”为度。

一旦出痧就可以停止,不可过度刮拭;此外,一些人不容易“出痧”;没有“出痧”,不表示无效。

此外,刮痧力道的轻重须参考患者体质,对气血不足的人,按压力要小,不可以为了“出痧”而大力刮拭,以免伤及正气。

赵医师提醒,女性经期及妊娠期间,下腹部及腰部不宜刮痧。以下疾病患者也不宜刮痧,以免影响病情:

■有急性心脑血管病;
■肝肾功能不全者;
■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
■皮肤发炎、破溃,皮肤有原因不明的肿块和恶性肿瘤;
■严重的静脉曲张;
■骨折及急性韧带损伤。

相关内容:    


千帆过尽才发现,壮龄正美丽。关注壮龄go! 特制内容,加入壮龄go! 社群,一起过好人生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