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白色食材润肺、保护呼吸道效果显著;红色食材具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在欢庆SG60的日子里,我们介绍红豆、红枣、枸杞、白米、白木耳和百合六种红白食材,这些滋养身心的熟悉味道也许唤起你我的味觉记忆。它们不仅色泽喜庆、寓意吉祥,更富含纤维、植物蛋白与抗氧化物,适合大家日常调养。不同搭配可煮出一道道可口甜品,如红豆白米粥、枸杞百合糖水、红豆百合羹和红枣银耳羹——润养气血,清润降火,寓意人人同庆、岁岁平安。在这特别的年头里,一起吃出健康,也一起活得更长久。
红豆
根据《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记载,红豆有理气、活血、清热解毒功效,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强调它在补气血方面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红豆富含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如钙、铁、钾,以及膳食纤维等,对健康大有裨益。
红豆富含铁质,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尤其有益,可帮助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增强血液循环。其钾元素和膳食纤维可调节血脂和血糖。红豆也含核黄素、烟酸等活性物质,具备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助延缓衰老。
中医认为红豆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功效。可配搭白米煮粥,或红豆莲子汤等。(文/林弘谕)
红枣
“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红枣性温、味甘,功效有补中益气、补益脾胃、养血安神、润心肺等。
西方研究证实了红枣的保健功效。红枣营养丰富,含碳水化合物、纤维、蛋白质、维生素C和B群、钾和铁。红枣也富含抗氧化剂,以及具备抗发炎和抗菌功效的化合物,或有助抵抗传染病。
蒸炖煨煮皆可,最简单的做法是泡茶,也可以煮粥、煲汤,或与银耳、冰糖一起煮成甜汤,亦可用来制作糕点。不过,红枣的糖分不少,应酌量食用。
如果服用抗抑郁或癫痫药物,可能不宜食用红枣,建议咨询医生再吃。体质燥热、月经期容易水肿、糖尿病患者、胃病患者或消化不良者,食用前宜咨询中医。(文/陈映蓁)
枸杞
枸杞是平民中药材,无论是炒菜、煮汤或是泡茶都可以。它富含β-胡萝卜素、叶黄素及玉米黄素,有助保护黄斑部及水晶体健康。除了明目,它也具有补益肝肾、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等功效。
枸杞有温热身体作用,感冒发烧期间食用可能加重症状,腹泻时食用则可能加重腹泻。此外,脾胃虚寒者、高血压、性情急躁、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枸杞子和百合一起煮成糖水,具滋阴润肺、养心安神、补肝肾等功效。枸杞吃多燥热,应酌量摄取,中医师建议一天食用10至20克。(文/李亦筠)
白米
白米的营养成分常被人忽视。这种多功能谷物富含多种必需营养。一杯约200克白米,含约260热量,5.4克蛋白质,0.5克脂肪和56.3克碳水化合物。白米饭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淀粉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另含有少量脂肪、维生素B1、B2、烟酸、钙、铁、磷等。在精加工过程中损失一些营养,但它仍然是提供能量和一些必需营养素的重要来源。
米蛋白是优质的植物蛋白,且蛋白质利用率较高。白米饭应适量食用,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需控制摄入量,以避免血糖升高。(文/林弘谕)
白木耳
白木耳又称银耳、雪耳,美称“蕈中之冠”,是全方位的养生佳品。白木耳热量低(每100克仅22大卡),且包含膳食纤维、可提升免疫力的多醣体,以及其他重要营养素如钾、钙、叶酸、维生素B3和B12等。
根据中医理论,白木耳性平、味甘,功效包括益气、滋阴、润肺,还可养胃之阴、润胃之燥。白木耳能增强免疫能力,促进造血功能,在降血脂和管控血糖有一定功效。
可搭配蔬菜快炒,也能与其他食材煲汤或煮甜汤,入口软糯滑顺易吞咽,清爽中带自然甘甜。不过,白木耳含有的腺嘌呤苷,具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出血病患者在止血恢复期内不宜食用;经血量多的话,月经期间也要避免食用。(文/陈映蓁)
百合
百合不仅是常见的食材,更是中医常用的药材,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平喘、清心安神的功效。传统文献如《神农本草经》记载,百合可健脾养胃、清除胃热,搭配茯苓食用,护胃效果更佳。其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生物碱等营养成分,有助促进新陈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血压,是保健养生的好选择。
百合可入菜煮粥,也常用于熬汤、糖水,如枸杞百合糖水或红豆百合羹,风味清润。需注意的是,百合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气虚者过量服用反易加重腹泻。选购干百合时,应选择色泽自然,避免过于洁白,以防化学处理。(文/孙慧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