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现孩子有性早熟迹象,莱佛士儿科医疗中心高级儿科外科顾问医生蔡弘颖建议主动求医,让医生知道孩子有哪些生理变化。

总结几名儿科医生的建议,家长应该留意的体征包括:

蔡弘颖医生:家长可考虑是否让孩子服用青春期阻断剂。(莱佛士医疗集团提供)
蔡弘颖医生:家长可考虑是否让孩子服用青春期阻断剂。(莱佛士医疗集团提供)

·男孩不到9岁就长阴毛;
·女孩不到8岁就出现“胸蕾”(breast bud),即乳头及乳晕中心下方有小的隆起物(可能只出现在单侧乳房);
·女孩不到10岁就来月经;
·男孩胸部隆起;
·长痤疮(俗称青春痘);
·持续地快速生长(growth spurt),以致与同龄儿童有明显差异。

蔡弘颖医生解释,认识孩子提早发育的迹象,家长和孩子才能更好地为青春期做准备,家长也可以考虑是否使用青春期阻断剂(pubertal blocker)。

林怡娟医生:性早熟往往是自发性的,但也可能是某些健康状况所致。(国大医院提供)
林怡娟医生:性早熟往往是自发性的,但也可能是某些健康状况所致。(国大医院提供)

国立大学医院邱德拔—国立大学儿童医疗中心小儿内分泌科顾问医生林怡娟说,和其他病症一样,诊断性早熟前除了巨细靡遗地记录病情和病史,还要有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测试,比如给左手照X光,了解孩子的骨骼年龄;血液检测(释放亲生殖腺素荷尔蒙刺激检查/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 stimulation test);卵巢/子宫的超声波检查(确认卵巢/子宫的体积以及是否有囊肿或肿瘤)。

大部分情况下,性早熟往往是自发性(idiopathic,又称特发性)的,通常涉及环境及基因因素,但也可能是某些健康状况所致,像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简称CAH);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大脑长肿瘤;长肾上腺肿瘤(adrenal tumour),因此分泌会导致发育迹象的荷尔蒙。了解后才能决定下一步,是否使用青春期阻断剂,还是要治疗造成性早熟的病症。

延伸阅读

孩童手脚冰冷 可适度进补推拿
孩童手脚冰冷 可适度进补推拿
关注孩子性早熟风险 别让青春提早报到
关注孩子性早熟风险 别让青春提早报到

林怡娟医生提供以下两个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1):由病症所引起(较罕见)

今年7岁的女孩,15个月大时因为长了乳房和来月经而求诊,当时的骨骼年龄是2岁。做了GnRH刺激检查,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简称CPP);脑部MRI则发现大脑内有先天性血管瘤(下丘脑错构瘤/Hypothalamic hamartoma)。至今,她一直通过青春期阻滞剂延缓发育。

案例(2):特发性(较常见)

女孩7岁时开始长乳房,7岁半向林怡娟医生求诊,此外没有其他青春期迹象。检查后发现骨骼年龄是8岁。GnRH刺激检查后,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CPP);脑部MRI正常。她的情况属于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 precocious puberty),与大部分(超过95%)被诊断患有性早熟的女孩一样,即发生原因不明。患者目前通过青春期阻滞剂延缓发育。

这里说的青春期阻滞剂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简称GnRH analogue),一般通过肌肉注射给药,即直接注射至肌肉之中。林怡娟医生说,国大医院的小儿内分泌诊所每12周会给患者注射一次。

不过,并非所有家长都会让孩子注射青春期阻滞剂。林医生说,有些家长选择让孩子自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