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安正迅速迈入高龄社会,近期一份刊登在《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的分析指出,区域内乐龄族群正面临日益严峻却被长期低估的心理健康危机。若政府与医疗系统对此缺乏重视,未来十年可能面临更深层的社会与经济冲击。

该综述强调,尽管各国医疗体系在慢性疾病管理上日趋成熟,但在精神健康方面,尤其是乐龄族群的心理问题,普遍存在“识别不足、治疗不足、资源不足”的三重缺口。随着寿命延长、独居人数增加、家庭结构变化以及慢性病并发,老年人的情绪困扰往往被视为“自然老化的一部分”,而非须要主动介入的健康议题。

健康晚年心理照护不可缺

研究显示,抑郁是亚细安地区老年人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一。许多老年人面临的不仅是情绪低落,更是与社会孤立、身体功能下降、疼痛、慢性疾病共存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的长期困扰。焦虑症状也十分常见,尤其在长期照护压力沉重、社会保障制度尚在发展中的国家尤为明显。再加上文化避讳、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以及求助管道有限,这些问题常被低估,导致治疗落差扩大。

这项研究提醒政府和公共卫生机构,如果不正视老年心理健康的负担,未来十年亚细安将面临更深层的社会与经济冲击。心理疾病不仅影响年老年人的个人生活品质,也增加照护系统与家庭的压力,形成隐蔽但持续扩大的疾病负担。

专家呼吁,应将心理健康纳入老年健康政策主轴,包括:提升基层医疗系统识别抑郁与焦虑的能力;加强社区社交支持网络;推动适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为心理疾病去污名化。同时,还应建立能够让老年人轻松获取、费用低廉,且文化适配的心理健康服务。

延伸阅读

拥幸福感年长者 或能延缓记忆衰退
拥幸福感年长者  或能延缓记忆衰退

随着区域内各国逐步迈向高龄化社会,这项研究无疑为亚细安敲响了警钟:健康老龄化不应仅限于身体层面的照护,心理健康同样决定老年人能否安然、有尊严地度过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