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潮间带生物 保持距离是最好的爱护

字体大小:

潮间带出现“赶海”的群众,在沙滩挖洞和捡拾海洋生物。许多人或许不知道,就算在离开前把生物放回海里,其实还是会破坏生态环境,并给生物造成压力。

探索潮间带时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伤及生物和生态环境?为什么热爱大自然就应和海洋生物保持刚刚好的距离?

踏入涨潮线与退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不但能近距离认识海洋生物,还能切身感受大自然气息;难怪在疫情暴发后难以出国游玩这段日子,潮间带的游客有增无减。

目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珊瑚礁生态学实验室攻读博士的陈勇洁说:“你可以想象,使用率较高的游乐场一定会出现更多磨损,自然生态也一样,但自然生态就不像游乐场这么容易修补。因此,最理想的做法是尽可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让未来的世世代代都能看得到。”

他解释,游客人数增加,让更多人有机会认识潮间带的生态及生物,意即推动大自然教育,但同时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人们踩上沙地或软泥土时,其实会压缩其中的沉淀物,并影响住在里头的生物。游客发出的声响或造成的震动也会给生物造成困扰。”

最近有大自然爱好者在网上公开视频,揭露成群公众拿着铲子、钳子和水桶,在海滩上挖洞,收集蟹、鱼、贝壳、海参、鳗鱼、海蜇和海葵等,可想而知会给潮间带的生物造成多少伤害。

国家公园局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处长卡伦博士(Karenne Tun)提醒,公众不应触碰潮间带的生物,特别是身边没有资深导览员的时候。“虽然少数生物可以忍耐轻微的触碰,但有些动物对于触觉性的打扰非常敏感。如果不熟悉海洋生物,还可能因为无法认出有毒或有刺的生物,而危害自己的安全。”

避免拍照,以免传达错误信息

为了让导览活动更有意思,一些潮间带导览员会安排参与者近距离接触某些可以安全触碰的生物,例如海星和海参;这些生物能够离开海水较长时间,比较不会因为被人类触碰而承受太多压力。不过,触碰时必须非常温柔,而且不能有戳或挤压等动作,当然也不应该使用钳子或筷子夹起生物。

陈勇洁强调,任何触碰都应该在导览员的监督下进行,而且即便是可以安全触碰的海星和海参,也不宜长时间触碰,例如海参如果受压,就可能把内脏器官排出体外。

有些公众喜欢拍下自己触摸海洋生物的照片,或是拍下被抽离海水的海洋生物,陈勇洁认为这个做法并不可取。“其他人看到照片,我们却没法向他们解释为何不应该触摸这些生物。结果人们可能以为想怎么碰、怎么抓都行,给动物造成压力。”

卡伦博士指出,公众手上可能搽了防晒膏或驱蚊液,这些产品可能包含对海洋生物有害的化学物质,并在触摸过程中转移到它们身上。她建议尽量缩减触摸时间,而且不宜数人轮流触摸,理想的做法是马上让动物回到海水中休息。

除了和动物保持距离,公众也不应带走贝壳。卡伦解释,有些动物就是把贝壳当成自己的家。此外,“看到任何捕食事件,也不要试图拯救猎物。这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小心行走,保护生物与自己

潮间带导览员吴学谦提醒,走进潮间带应该穿上包鞋,最理想的选择是防水短靴(booties);雨靴虽能保护双脚,不过很容易沉入泥地,既不方便又会损害生态。其他包鞋也可以,“只要你不介意鞋子泡在又咸又臭的海水中。”

此外要注意双脚踩在哪里。“尽量走在看得见底的沙地或泥地上,以免不小心踩到动物。如果必须踏进见不到底的海草堆,应该轻轻地挪动双脚,拖着脚走,借此‘通知’动物离开你走动的地方。”

如果想拍照,他建议拍下生物身处天然生态的样子,而不是把动物拿起来拍,必要的话可考虑添购潜水相机。非常重要的是,如果发现濒危物种,千万不要在社媒上公开地点位置。

要是发现有人破坏生态环境,或是把海洋生物带走,吴学谦建议可拨打国家公园局热线(1800-4717300),并拍下照片或视频。“任何资料,例如对方的外貌或车牌号码,都有助于调查工作。”

●前往潮间带之前,可参考国家公园局提供的视频和指南,网址go.gov.sg/nparks-intertidal。

请与它们保持距离

触碰某些海洋生物可能导致自己被咬伤或蛰伤。卡伦列举公众应避开的潮间带生物:

·芋螺/鸡心螺(cone snail),会迅速射出致命毒液。

·带有毒刺的鱼,例如石头鱼、鲶鱼、蝎子鱼。

·黃斑海毛虫(fireworm),毛刺带毒。

·魟鱼,例如蓝点条尾魟(bluespotted ribbontail ray )。

·海蛇、水母、螃蟹、海葵(sea anemone)、海胆、扇形蚶(fan clam)。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