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光鲜靓丽的包装,没有冷气,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味,家常闲话和各种声响此起彼落。有人说这里又乱又吵,想不起上次光顾是什么时候;但恰恰就是这样一个顾客和摊贩逐渐变少,看似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地方——湿巴刹,深深地吸引了一心一意筑梦的国人。背景和年龄各异的他们,在这个朴素的空间找到实现理想的土壤,悄悄地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有年轻人身兼双职,平日打工周末在湿巴刹卖手工鱼丸,期待继承家族生意;有学者辞掉高薪白领工作,在住家附近租下小摊位卖零食;两个心系环保和保护文化遗产的男生,在湿巴刹做研究和带团,提高公众对选购永续海鲜的认识。
不尽相同的梦想,共同点是,他们不但熟悉湿巴刹,也热爱这个人情味与小市民生活气息浓厚的地方。他们一边勾勒梦想的形状,一边畅谈湿巴刹的好,字里行间满溢的除了信念,还有最纯粹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