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政治很简单,不要贪污就好。”
这句话是台湾反对党民众党主席柯文哲的经典名言,言犹在耳,他却因京华城弊案涉嫌收贿图利,目前在台北看守所羁押禁见。
由他一手创办的民众党和所代表的第三势力,在台湾还有没有生存空间?
他掀起的“白色力量”式微,又怎么影响朝野权力消长?
本期《世界大解说》请来两位专家一一解析。
视频内容
00:00 涉贪被捕人设崩塌 柯文哲总统梦碎
01:00 京华城弊案峰回路转 政治已判死刑
04:00 柯文哲支持率猛降8% 民众党前景黯淡
06:35 10年前弃医从政 掀起白色力量风潮
08:07 蓝绿以外第三势力 生存空间受限
10:30 白色力量式微 影响朝野权力消长
世新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江岷钦教授认为,京华城弊案对柯文哲杀伤力最大的不是法律,是政治。
“政治判了死刑了,人设崩毁。柯文哲过去透明,公开,财政纪律,标准作业流程他挂在嘴巴上面的,这次全部不见了。”
所谓京华城弊案指的是由威京集团主导投资的台北京华城土地变更的容积率,在柯文哲担任台北市长任内,从560%暴增至840%。
增加面积部分市价约400亿(新台币,下同,约16.2亿新元),外界质疑柯文哲可能从中获利。
检方今年5月把柯文哲列为被告,并从8月30日开始大动作侦办这起弊案。
65岁的柯文哲今年1月参选台湾总统选举,虽然败选但仍拿下369万张选票,得票率26.46%。
他原本寄望四年后再尝试问鼎总统大位,但在卷入金钱风暴后,民调猛跌八个百分点,8月底的支持度只有18%。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王业立告诉《世界大解说》,柯文哲四年后当选总统的机会非常渺茫,民众党的立委席次也很难增加。
“我的预设是应该还有机会拿到5%的席次,但是要突破11%(2020年),或者22%(2024年)的话,我觉得都有困难。”
除了京华城弊案,柯文哲也爆出连串钱财丑闻,包括漏报2000万新台币政治献金,动用选举补助款4300万新台币购买个人办公室等。
这种种做法与他向来标榜的清廉、反贪腐形象落差甚大。
这位原本拿手术刀救人的医师,曾扬言要“改变台湾”,谁又能料到他从政才不过10年,就因涉贪被戴上手铐呢?
有人说,这是民进党政府刻意“追杀”柯文哲,但也有人认为,苍蝇不叮无缝蛋,真相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