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俄语专业大学本科生董卓雅(22岁)投出三份简历后,很快就收到了工作录取通知,其中两份来自中国知名家电企业和汽车企业,岗位都是针对俄罗斯市场的海外销售。广东一家做服装玩具的民企也有意聘请她做俄语翻译。
与周围不少仍在求职路上苦苦挣扎的大学毕业生相比,董卓雅顺利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而且在就业市场上可以“挑三拣四”,很大程度上与她所学的俄语专业有关。
她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俄语是她就读的外语院校中最容易就业的小语种之一。她们班级今年共有20个毕业生,除了公派或自费留学俄罗斯,以及在国内攻读硕士外,其余10人都拿到不止一份工作录取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