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逆风之下,新加坡和上海之间的经贸合作保持韧性,今年上半年新沪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5.4%。未来两地将深化在数码经济、金融服务和创新领域的合作。

新沪全面合作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星期三(10月15日)在上海举行。我国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在会上致辞时说,今年是新中建交35周年,对两国具有特殊意义。两国间有多次高层互访,双方领导人重申双边关系良好态势。

也是理事会新方联合主席的唐振辉指出,尽管全球局势的不确定性持续,但新中伙伴关系展现出韧性与稳健发展,“这并非偶然,而是有目标的、持续合作的成果”。

他说,新加坡企业继续在上海寻找机会,并将这座城市视为通往更广阔长三角地区的门户。同时,东南亚依然是中国的重要市场,也是区域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上半年,新沪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5.4%。投资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新加坡在上海累计投资项目超过6800个,总额超过270亿美元(350亿新元);上海企业在新加坡落地的项目已超过600个,累计投资约85亿美元。

延伸阅读

徐芳达:新中合作历程体现共同信念与利益
徐芳达:新中合作历程体现共同信念与利益
扩开放稳外资 龚正:竭尽所能为外企提供确定性
扩开放稳外资 龚正:竭尽所能为外企提供确定性

唐振辉说,新加坡和上海作为全球金融和创新中心,双方可以在共同关切的领域率先展开合作,特别是在数码经济、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以及城市更新等方面。

数码经济是去年新沪理事会开启的重点合作领域。根据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文告,新沪过去一年在这一领域取得良好进展。例如,双方已完成电子认证技术试点;全面实施后,新加坡企业在上海认证文件会更安全便捷,将进一步促进两地双向投资流动。

在金融服务领域,星展银行与国泰海通证券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在跨境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展开合作;华侨银行也与上海金融科技企业夺畅网络技术(XTransfer)在支付、外汇等方面达成合作。

科技创新方面,在去年合作的基础上,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宣布设立“新沪医疗创新中心”(Singapore-Shanghai Medical Innovation Centre),在新沪两地推动医疗领域的创新发展。

新沪全面合作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星期三(10月15日)在上海西郊宾馆举行。(黎康摄)
新沪全面合作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星期三(10月15日)在上海西郊宾馆举行。(黎康摄)

唐振辉与理事会沪方联合主席、上海市长龚正,共同见证签署18项合作协议。龚正在总结致辞时说,沪新两地六年间达成52项合作协议,“领域更加宽广,合作更加深入”。

龚正还指出,今年上半年,沪新贸易额近650亿元人民币(118亿新元),新加坡在沪新设企业171家,实到外资超过14亿美元,凸显双方合作成效不断深化。

我国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和上海副市长解冬也出席会议,并进行重点成果工作报告。

根据唐振辉脸书贴文,理事会召开前夕,他在上海出席了新加坡特许会计师协会(ISCA)举办的论坛,并与上海律师协会,以及来沪交流的新加坡律师共进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