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前立委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她的立场言论和未来政策倾向,引起各方高度检视。有蓝营议员担心被郑丽文的“红统”标签所拖累,资深媒体人赵少康也呼吁她“千万不要出花样扯后腿”,影响2026年地方选举及2028年总统大选。
受访学者指出,郑丽文当选已引发国民党内部焦虑,担心她上任后不收敛言辞,国民党重返执政恐怕会遥遥无期。
台湾最大在野党中国国民党上星期六(10月18日)改选党主席,郑丽文以50.15%的过半得票率当选。她誓言要让国民党从羊群变狮群,带领重新整队的国民党,打赢2026年地方选举,2028年重返执政。
在台海彼岸,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星期天致电郑丽文,祝贺她当选国民党主席。根据中国大陆官媒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贺电中表示,多年来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合作,致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增进两岸同胞亲情福祉,成效积极。
习近平贺电也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期望两党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国家统一,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守护两岸同胞根本利益,携手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民党发新闻稿指,党中央于星期天午间收到习近平发来贺电,郑丽文已回覆电文致谢。她在电文中表示,海峡两岸于1992年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国共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诸多历史性成就,殊为不易。
她也说,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面对当前情势,两党应在既有基础上,强化两岸交流合作、促进台海和平稳定,为两岸人民谋取最大福祉,为民族复兴开辟宏伟前程。
郑丽文出身于现今执政、立场偏向台独的民进党,但在近期选国民党主席期间,她明确宣示要让台湾人能自豪、自信地说“我是中国人”,这让她同时被贴上“台独”和“中共同路人”的标签。
台媒《联合报》星期天报道,郑丽文当选后,高雄新生代议员白乔茵、邱于轩接连表达担忧。邱于轩说,郑丽文的两岸政策比较激进、甚至是亲中,“这点对我们在高雄,尤其深绿选区上面,很容易被贴上红统标签”。
白乔茵呼吁郑丽文公开发言要谨慎,不要再提出一些会吓跑中间选民的言论、别再把国民党拖进“亲共”泥淖。
在这次党主席选举中支持台北前市长郝龙斌的蓝营资深媒体人赵少康,在脸书发文直指,这届国民党主席的主要任务是稳住当前局势就好,平稳过渡到2026年和2028年,“千万不要出花样扯后腿”。
赵少康写到,郑丽文得票数6万5122张,是历来最低。整体投票率39%,是党主席直选以来次低,“党主席如要带领、协调县市长及立院党团,要非常努力加大改革力道,降低消除亲中力量,否则会令不出党中央。”
与绿营关系密切的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智盛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郑丽文当选,引发了国民党内“本土蓝”和“知识蓝”的另一波忧虑。这波忧虑源自郑丽文的两岸路线,“会不会只满足了党内少数同温层,并且和台湾的民意出现更大脱节?脱节的结果会不会导致2028重返执政越来越遥远?”
王智盛也指出,郑丽文率领的国民党,会否把一些北京和国民党都期待的两岸政策,透过国民党作为立法院最大党的优势,迫使行政部门做出调整或转变,也值得留意,国防预算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另一方面,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祁冬涛受访时分析,郑丽文的立场没有偏离国民党官方立场太多,但她“有点像(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敢于说出来。”
正因为郑丽文愿意公开这么说,祁冬涛指,“习近平马上给她发了一封贺电,贺电里的用词都是相当热情和友好的”。
祁冬涛认为,郑丽文的言论如果过火,估计还是会对明年的地方选举有所影响,不过台湾政治人物一般很清楚自己在什么时候是面对什么选民。“在两岸关系上,她(郑丽文)表现得非常倾向北京,是在向深蓝的人说话。当主席以后,深蓝浅蓝各种蓝她都须要笼络和团结,可能就不再说以前那些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