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综合讯)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停止起草跨境烟霾法案,因为当局认为它在执行时有困难,尤其是搜证时可能触及邻国主权和机密等问题而影响双边关系,但对于相关立法仍持开放态度。
据马国媒体报道,天然资源、环境及气候变化部长聂纳兹米在星期一(11月6日)的国会书面答复中说,政府之前已经咨询总检察署及法律专家,并从立法可行性、外交关系与预防环境污染等多个层面检讨跨境烟霾法案的必要性。“政府根据研究结果,决定不继续起草跨境烟霾法案。”
他指出,若要执行跨境烟霾法令,政府必须有明确的证据与足够的信息,来证明跨境烟霾是由邻国造成的。“这涉及烟霾来源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甚至国家机密。”
他认为,跨境烟霾问题不能仅靠立法解决,但可以采取多个渠道来预防与减少跨境烟霾。“政府制定各项策略与预防措施,并倾向透过双边谈判与多边谈判等外交途径解决这个问题。”
聂纳兹米指出,马国政府也将根据亚细安各国2002年签署的《亚细安跨境烟霾污染协定》,与印尼政府开展“政府对政府”的防霾工作双边合作。
他透露,环境部也就跨境烟霾问题,与马国交易所、种植及原产业部及外交部进行磋商。“马国交易所认为,上市公司必须提交常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让政府评估公司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是否合规。”
他说,环境部致函在马国和印尼的马国种植企业,确保这些公司采取适当措施避免露天焚烧,以免引发林火和烟霾。
尽管如此,天然资源、环境及气候变化部星期二(7日)晚发声明重申,没有对立法解决跨境烟霾问题的建议关上大门,强调会继续收集反馈。
马国政府不继续推动跨境烟霾法案的立法工作其实有迹可循。聂纳兹米10月12日告诉国会,制定跨境烟霾法令的挑战之一,是必须得到相关国家的同意及合作。
他当时说,这包括提供火灾发生地的位置图、坐标、土地所有者和运营公司的信息等资料。“这涉及相关国家的主权,如果他们没有意愿合作,我们就无法执行跨境烟霾法。”
马国10月一直被烟霾笼罩,多个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处于不健康水平。马国指烟霾是印尼苏门答腊及加里曼丹的林火引发,并致函印尼政府。不过,印尼环境与林业部长西蒂多次否认有烟霾飘到邻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