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路透电)因服用有毒咳嗽药水而出现急性肾衰竭的100多个印度尼西亚孩童,虽然就医后保住性命,但有的须借助器材呼吸,有的失去行动能力,生活质量大受影响,人生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下去也面对许多挑战。
印尼、乌兹别克斯坦、冈比亚等地过去两年爆出有毒咳嗽药水事件,数百名孩童死亡。印尼的情况最严重,超过200名孩童死亡。幸存的122名孩童中,根据印尼当局的说法,他们大多已“治愈”,仅有六名孩童还在接受治疗。
路透社2023年10月走访五岁幸存女童希娜了解近况。希娜2022年9月发烧入院,没想到入院后服用的咳嗽药水有毒,导致内脏损坏。
后续调查发现,制药商的70批止咳药水中,有毒物质乙二醇(ethylene glycol)浓度高达99%。根据全球标准,乙二醇的安全含量限值是0.1%。法院已判处制药商和供应商的高管罚款和监禁。
犯错的商家接受了法律惩罚,但给孩子留下的损伤却很可能是一辈子的。
希娜的母亲戴西说,希娜每天躺在房里,望着天花板发呆。
“医生说,毒素损坏了她的大脑。”
如今,虽然希娜不再需要洗肾,但气管和食道受损,只能靠气管造口术(tracheostomy)来辅助呼吸,以及通过鼻胃管进食。
两岁的雷万2022年5月服用有毒咳嗽药水,他当时只有九个月大。他目前需要家人全天候照料。家里每个月450万印尼盾(约387新元)的收入,三分之二用在医药费上。家人日前带他出席一场生日会,他只能在母亲怀里看着其他儿童玩耍。
2022年10月,幼童阿尔瓦罗在服用止咳药四天后,高烧不退,视线模糊,四肢肿胀,无法进食和排尿,送院急救,一住院便是六个月。阿尔瓦罗的母亲说,阿尔瓦罗向来喜欢在小区里骑脚踏车,如今五岁了,却无法走路,只能“像婴儿般”,穿着尿布,去哪里都得用婴儿车。
包括戴西在内的32个受害孩童的家庭2022年12月决定起诉卫生部、财政部、药物监管局及制药商和供应商,寻求22亿印尼盾到34亿印尼盾不等的赔偿。
代表律师说,企业方面认为是政府的疏忽,政府则认为企业应负责任。
卫生部宣布赔偿受害孩童
印尼卫生部2023年11月说,将为每名因服用有毒止咳药死亡的儿童提供5000万印尼盾(约4300新元)赔偿,幸存者每人可获6000万印尼盾(约5200新元)。
不过受害者家属发言人上星期说,他们还没收到任何抚恤金。戴西也反映,她无力偿还医药费,为了贷款还抵押房子。
印尼卫生部12月7日答复路透社询问时说,根据当局的计算,抚恤金额“适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