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达亚齐综合电)20年前,印度洋一场毫无预警的海啸卷走数十万人的性命,亚洲多地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等灾情最严重国家的幸存者和罹难者家属星期四举办纪念活动,悼念遇难者。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达腊岛北部外海发生9.1级强震,引发最高达30米的海啸,席卷从印尼到远至非洲索马里的14个国家的临海地区,多达22万6408人遭巨浪吞噬。

印尼亚齐省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首府班达亚齐几乎完全被摧毁,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即逾10万人在海啸及地震中丧生,许多人失去家园和挚爱,留下的严重创伤持续至今。

班达亚齐的拜图拉赫曼(Baiturrahman)大回教堂星期四(12月26日)上午在当年发生地震的时间响起长达三分钟的警报声,标志着亚洲各地一系列纪念活动的开始。

当地民众聚集在一个埋葬大约4万6000名罹难者的集体坟墓哀悼,为罹难者背诵回教祈祷文。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人们还是难掩悲痛,不少人情绪激动。

延伸阅读

南亚大海啸20年 倾听幸存者的故事
南亚大海啸20年 倾听幸存者的故事
印度洋海啸20年:网络媒体更及时传播信息 助人抵御灾难
印度洋海啸20年:网络媒体更及时传播信息 助人抵御灾难

35岁的讲师雷扎在那场无情的海啸中失去母亲和哥哥,他因为当时在寄宿学校而逃过一劫。灾后他到处分发传单,在报章刊登广告,希望找到失踪的家人。

雷扎说:“我们找不到他们的尸体。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怀着沉重的心情接受事实。尽管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埋在这里(集体坟墓),但我还是来这里为他们祈祷。”

泰国有超过5300人在海啸中丧生,近半数是在南部安达曼海度假岛屿度假的外国游客,另有3000人失踪。除了政府举行的纪念仪式,当地也有不少非官方的守夜悼念活动。

“海洋女王号”客运火车星期四载着海啸幸存者和亲属到首都哥伦布以南约90公里的帕拉利亚镇参加悼念活动。海洋女王号事发时载着1000多名乘客,在那里被海啸冲出轨道。(法新社)
“海洋女王号”客运火车星期四载着海啸幸存者和亲属到首都哥伦布以南约90公里的帕拉利亚镇参加悼念活动。海洋女王号事发时载着1000多名乘客,在那里被海啸冲出轨道。(法新社)
班南肯渔村在印度洋海啸10周年时建起海啸纪念园,墙上挂着刻了1400多个遇难者姓名的牌子。(法新社)
班南肯渔村在印度洋海啸10周年时建起海啸纪念园,墙上挂着刻了1400多个遇难者姓名的牌子。(法新社)

在泰国受灾最严重的村庄、攀牙府渔村班南肯(Ban Nam Khem),罹难者家属泪流满面,在一道海啸形状的弧形墙上献上鲜花和花圈,墙上挂着刻有遇难者名字的牌子。

斯里兰卡有逾3万5000人在海啸中遇难,其中有1000多人是“海洋女王号”客运火车(Ocean Queen Express)的乘客。许多幸存者和亲属星期四登上修复后的海洋女王号,到首都哥伦布以南约90公里的帕拉利亚镇(Peraliya)参加悼念活动。海洋女王号当年在那里被海啸冲出轨道。

根据国际紧急灾难资料库EM-DAT的统计,印度洋大海啸造成非洲索马里有近300人罹难,马尔代夫有超过100人死亡,马来西亚和缅甸也有数十人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