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反对党伊斯兰党近日在全国代表大会上,高调宣示进驻中央政府行政中心布城,成为联邦政府的决心。分析指出,尽管伊党面临非马来人支持不足的挑战,但要实现执政中央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9月15日,伊党第71届全国大会以一场极具象征意义的仪式揭幕。各族代表将刻有伊党月亮标志的雕饰交给党主席哈迪阿旺,由他亲手嵌入马国国徽中,寓意“执政中央”的拼图完成。
哈迪阿旺致辞时称,伊党已准备好领导多元种族的马国,以回教价值实现公平治理,并保证不边缘化任何族群。
伊党总财政依斯干达透露,党已筹资在布城附近兴建新总部,为未来执政铺路。
学者:伊党为执政中央部署多时
登嘉楼再纳阿比丁大学讲师旺罗希拉(Wan Rohila)告诉《联合早报》:“伊党并非空谈,而是认真自我定位为准政府。”
她说,伊党多年来积极谋求政权,2008年曾与人民公正党和民主行动党组成人民联盟,2022年又加入前首相慕尤丁领导的国民联盟政府。“即使目前在野,伊党仍公开或私下与执政党领导层探讨加入或组建新联盟的可能。”
在2022年全国大选中,伊党掀起宗教保守的“绿潮”,在222个国会议席中赢得43席,并执政吉打、玻璃市、登嘉楼及吉兰丹四州,加强了伊党的政治底气。
马国双威大学政治学者黄进发受访时说,尽管伊党所属的国盟声势已趋减弱,但只要伊党能继续煽动回教徒情绪,就存在上台的可能。
伊党仍需争取三类选民
然而,伊党若要在下届大选中取得突破,仍面临不少挑战,其中最关键的是对多元社会的包容。
马国开放大学高级讲师阿都慕贵(Abdul Muqit Muhammad)受访时说:“任何要执政马来西亚的政党,都须赢得非马来人支持,才能确保政治与经济稳定。”
他补充说,伊党还须摆脱反对党的思维模式,展现就政策进行成熟辩论,并提出切实可行方案的能力。
目前,西马东海岸是伊党的政治堡垒,但伊党要问鼎中央政权须扩大基本盘,争取三类关键选民的支持,包括非马来人、马来城市选民及东马选民。
旺罗希拉说,伊党在马来城市选民中已初步渗透,但党的保守形象及在执政州属的表现,仍使非回教徒产生距离感,甚至排斥。“在沙巴和砂拉越,由于族群与文化多元,伊党一直难有突破。”
不过,黄进发认为,伊党或国盟要获胜,并不一定需要非回教徒支持。只要非回教徒认为团结政府与国盟差距不大而选择弃票,就可能显著削弱希盟在半岛的议席。
另一方面,伊党也面临联盟内部的考验,包括与土著团结党在首相人选问题上暗中较劲。
哈迪阿旺在党大会上说,首相应由有智慧的人担任,年龄不宜超过70岁。这番言论明显指向78岁的土团党主席慕尤丁;土团党刚在9月初的大会上推举慕尤丁为国盟首相人选。
马国政治分析员莫哈末诺雅兹撰文提醒,若伊党执意主导国盟、强推党内首相人选,可能损害联盟形象,甚至影响进军布城的机会。他说,伊党自上届大选以来声势高涨,并非完全依靠自身实力,也得益于慕尤丁的影响力。
分析:伊党下届大选或赢得更多选票
伊党预计国会将在明年底解散并举行大选。伊党放眼赢得约80个国会议席,并夺下更多州的政权。
旺罗希拉说,伊党正全力争取关键选民的支持,实力不容小觑。上届大选,伊党已成功突破巫统的传统票仓,包括垦殖区和乡区马来选民。“许多马来选民至今仍难以接受巫统与民行党合作,下届选举可能转投伊党。”
她也说,若伊党成功吸引印族选民,并进一步赢得马来城市选民,即可掌握谈判筹码,跟东马政党谈判及合作。
最近,国盟积极向非马来选民伸出橄榄枝。执政联盟成员、国民阵线的国大党和马华公会,都传出可能加入国盟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