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新加坡之行,让东帝汶职能学院院长热苏斯看到了职能教育转型和职能院校现代化的迫切性。
热苏斯(Adriano Maria de Jesus)是东帝汶唐博斯科(Don Bosco)职能学院院长。去年8月,他随东帝汶政府的见习团到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参加一个多星期的培训,探讨职能教育课程设计、师资培训、如何与业界伙伴合作等课题。
本月13日在办公室接受《联合早报》访问的热苏斯,谈起参加培训的心得,说印象最深刻的词是“转变”。
他说:“我们讨论的是怎么改善工艺教育中心,怎么从手动转变到数码……我们得努力改善和转型职能教育,从传统技能走向现代化。”
东帝汶刚于星期天(10月26日)正式加入亚细安。为了协助东帝汶推动能力建设、为加入亚细安做准备,新加坡2022年推出“新加坡—东帝汶亚细安就绪支援”配套(Singapore-Timor-Leste ASEAN Readiness Support,简称STARS),分享亚细安知识,并提供技能培训及教育能力建设等。热苏斯参加的见习团,便是STARS的项目之一。
热苏斯说,东帝汶教育体系还不完善,为加入亚细安而展开的能力建设成了东帝汶提升工艺教育水平的契机。
目前在东帝汶考取的专业文凭并不受区域其他国家承认,职能院校毕业生在国外很难找工作。热苏斯正参与东帝汶劳动力发展机构更新工艺课程的工作,使它符合全国认证框架,提升毕业生的受聘能力。
热苏斯说:“在新加坡的见闻,使我很看重课程发展……现在再不帮东帝汶的学生做好准备,就没有时间了。参加STARS回国后,让我对这方面有些想法,也看到机遇。”
东帝汶目前有53所公立和私立工艺学校,学生达1万2500名,教员约700人。热苏斯说,职能培训需大笔政府拨款,但目前政府还不够重视。
东帝汶教育部职能院校行政管理部门主任希梅内斯(Pedro da Silva Ximenes)去年8月随见习团访新后,今年2月再参加了STARS的“培训员培训”(Train-the-Trainer)项目,学习如何更有效地领导团队,及改良和制定符合学生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课程。
希梅内斯回国后与同事分享所学。他说:“培训课程帮我从战略层面,用有组织的方式管理学校活动、制定重点工作事项和监督表现……也推动我建立更牢固的团队精神,改善沟通和创造更积极、专业的学校环境。”
我国今年7月推出加强版的STARS配套,为东帝汶提供更广泛的技术援助支持,并且能随着东帝汶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加强版的新元素之一是为东帝汶加入亚细安主要经济协议提供支持。
前新加坡大使安德森(Lawrence Anderson)9月底与外交部官员前往东帝汶,为当地官员讲解亚细安发展历程以及作为亚细安成员国的相关作业。积极提问的东帝汶官员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热忱,让他印象深刻。
安德森1984年至2021年间在外交部任职,负责的范畴包括新加坡与东南亚国家双边关系、亚细安与对话伙伴相关区域政策和战略安全课题,以及新加坡的技术援助合作计划。他也在2004年至2007年间担任新加坡驻柬埔寨大使。
安德森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比起亚细安上一轮在1990年代的扩容,东帝汶如今在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时局中加入,面对的挑战更大。
安德森说:“我想他们能应对挑战。他们很积极,也有正确的态度,这些是他们的加分项。但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