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有好些时间未被搬到台面上讨论。并非这方面的问题不存在,而是没有特别让人注目的话引,所以容易被淡忘和忽略。11月7日的校园回教堂爆炸案,不只造成轰动,还把青年心理健康课题的闷锅炸了开来。
根据目前已公布的信息,雅加达北区椰风新城(Kelapa Gading)国立72高中回教堂爆炸案的嫌犯是一个17岁学生,警方已排除恐怖主义和宗教相关的作案动机;但初步调查发现,作案男生从网上自学和组装了案件中使用的炸弹。现场还发现玩具枪,枪上刻有外国回教堂袭击案罪犯的名字和“欢迎来到地狱”的字眼。
当局仍在调查男生的作案动机和背景。无论是什么动机,舆论已经转向关注男生怎么会诉诸暴力手段,并开始关注青年在网络世界接触的不良影响。有印尼媒体评论指出,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导致孩子选择不敞开心扉,选择在网络空间填补心灵空虚。青少年在没有督导的情况下接触提倡暴力的网络内容,并且误信现实生活中能通过暴力手段宣泄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