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最后一个工作日,爆出了一个大消息:政府今天(6月10日)宣布终止与体育城私人有限公司的公共私营合作协议。新加坡体育理事会将从今年12月9日起接过管理权,直接运营坐落在加冷的新加坡体育城。
这比原定2035年的期限提早了整整12年结束。
占地35公顷的新加坡体育城项目是在公共私营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下于2010年启动,当时被誉为是“全球最大的PPP项目之一”。体育城私人有限公司(Sportshub Pte Ltd,简称SHPL)和体理会签署长达25年的合同,负责体育城的设计、建设、财政和经营,并支付了13亿3000万元的建设费用。其中,国家体育场可容纳5万5000人,于2014年6月正式启用。

体育城包含什么设施?
- 国家体育场(National Stadium)
- 新加坡室内体育馆(Singapore Indoor Stadium)
- 华侨银行游泳中心(OCBC Aquatic Centre)
- 华侨银行室内体育馆(OCBC Arena)
- 嘉龙威购物广场(Kallang Wave Mall)
为什么终止协议?
好好的一个25年期协议,为什么要终止?
根据体理会在记者会上的说法,是一系列的原因让当局在经过数年的考虑后,作出收回体育城管理权的决定。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政府的“活力加冷”长期计划,要把加冷发展为一个提供世界级娱乐和体育活动,以及全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目的地,政府接管体育城后,能将体育城更好地融入社区发展中;
- 本区域的体育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新加坡要举办全球一流的体育及文娱活动,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 随着新加坡从冠病疫情中复苏,本地对大型团体性的体育、生活和娱乐活动的需求急剧上升;
体理会主席官荣堂在记者会上说,政府接管体育城后能更好地发展场地的设施,让广大新加坡人能使用和受惠,并对这个国家标志更有归属感。“我们打算将体育城发展成运动、生活、娱乐以及休闲用户等广大群体能够享用的场所,同时维持体育城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那不终止协议就不能达到这些目标吗?体理会总裁林德仁说,由于“协议上的限制”(contractual limitations),很难在兼顾商业运营的同时达到以上目标。
接手后的计划?
官荣堂认为,体育城应该是个全民享用的场所。除了全国校际运动会,体理会也会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等社区活动,另外也会为青年运动员提供培训和竞赛场地,并吸引更多民众前去享用体育城的设施,例如晚上开放跑道供慢跑人士使用。

政府早前宣布推出“活力加冷”计划,要把加冷发展为一个提供世界级娱乐和体育活动,以及全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目的地。体育城也会有新设施。直接看图说话吧。
加冷足球中心

加冷网球中心

青年中心

翻新嘉龙剧院

终止协议产生的费用?
这些计划看起来很美好。不过,政府须为终止协议、拿回管理权,付出什么代价?
先说结论:没有罚款和违约金,但政府还是得给钱。
还记得前面说的吗?私人财团SHPL和体理会在2010年签署PPP协议,SHPL支付13亿3000万元的体育城建筑费用,并管理场地和主办活动。

自2014年体育城建成起,体理会每年要支付1亿9370万元给SHPL,直至25年后的2035年。政府到时无需支付额外费用就可接手体育城。
根据协议条文,体理会有权在其认为合适的时候终止协议,并接管体育城。终止协议无需支付任何赔偿金。
2014年至今的九年中,体理会已向SHPL支付约17亿4000万元。体理会今年底收回体育城后,也将接过SHPL剩余的银行建筑贷款和营运费,并会根据体育城的公开市场估价支付一笔费用给SHPL。
那么这笔费用究竟有多少?
今天出席记者会的官荣堂、林德仁和新加坡体育城私人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汉忠都不愿透露具体金额,只透露与履行合约至2035年所须支付的总费用相当,也就是大约23亿2000万元。最终数额要待管理权年底移交后才能确定。
林德仁强调:“我们是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做出这个决定。我们是和平地达成解约协议。”
官荣堂则认为,公众不应过分关注这些数字,而应把注意力放在政府直接管理体育城后,这些设施所能释放的潜能和价值。“这些潜能不仅仅是钱,它不止这些。”
体育城举办过什么活动?
杨汉忠表示,体育城九年来举办了大约1100场活动,有900万人次参加。一些亮点活动包括国际冠军杯(足球)、汇丰银行(HSBC)新加坡七人制橄榄球赛,周杰伦、林俊杰、麦当娜、BTS和Coldplay等国内外歌坛巨星的演唱会等。

不过,体育城发生过的问题也不少。
基础设施问题
- 2014年3月—7月:工程延误三个月,导致体育城延后启用
- 2014年7月—2020年7月:国家体育场草皮质量不达标,影响到2014年巴西日本国际足球友谊赛、2016年亚足联赛、2017年国际冠军杯赛等重大赛事,直至2020年7月才获得竣工证书
- 2014年7月至今:下雨时场地多处漏水,甚至严重影响2014年周杰伦演唱会的观众
- 2016年8月:国庆庆典当天屋顶灯光系统出问题,新加坡国旗彩灯没能亮起来
- 2016年9月:周杰伦演唱会音效差,超过1500名公众在网上发起退款请愿

活动和策划问题
- 2014年至今:自体育城投入运作以来,体育城私人有限公司因每年举办的体育活动次数未达标,多次被罚款
- 2016年:国庆庆典主办方因彩排需求要求使用国家体育场场地多35天,公司为此开出2600万元的租金账单
- 除了2016年至2019年举行的超级橄榄球联赛,公司没能签订其他常年或大型体育赛事合约
运营能力与管理层问题
- 总裁多次换人,其中第二任总裁萨维尼在匿名者投诉他对待员工不佳后递辞呈,现任总裁杨汉忠是体育城运作八年以来的第五任总裁
- 2018年底至2019年初,三名管理层人员相继离职,分别是第三任总裁温仁德以及营运总监和财务总监
被问及体育城过去一连串的问题是否也推动政府作出收回SHPL管理权的决定,林德仁是这么回答的:“我认为说‘历史经验‘推动了这种决定是不正确的。这个决策是以当前结构和未来需求分析为中心。我们非常仔细地研究这一点。”
这说明PPP计划在本地不可行吗?
近年来,本地另一个为人所熟知的PPP项目,要数公用事业局和凯发集团(Hyflux)合作的大泉水电厂(Tuaspring)项目。经营大泉水电厂的凯发集团因财务问题,自2017年起不时出现无法履行购水协议义务的情况,公用局2019年4月向凯发发出终止购水协议通知,5月接管水电厂的海水淡化厂部分。
时任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曾就此事指出,公共私营合作制的好处包括政府不必投入资本而只须支付所需部分,同时又能提升本地企业能力。“我们也知道当中会有风险,因此我们采取了足够的措施,唯有在必要时,即公共私营合作制伙伴无法维持运作时接管工厂。”
被问及政府收回体育城管理权是否意味着PPP项目的失败时,林德仁说“不”。
“(PPP)下的项目协议已设想到了终止的权利,显然,当你设定终止权时,这意味着总是有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需要。”
林德仁补充,当时选择PPP,是因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紧张气氛中,PPP方法释放了政府的财政资源,可用到其他紧急需要上”,同时也让政府和私企一同分担施工和运营的风险,减轻政府负担。
今天下午,当载着记者的德士驶入体育城范围时,驾车的阿叔不禁感叹了一句:“这里变得很陌生了。”
他随即分享当年和朋友们一早赶往旧国家体育场,就为了与众人一同现场给代表我国出战足球比赛的柯金松和范迪阿末等足球明星呐喊助威的经历。
“建了这个新的体育场后,就没来过了。”
且不论政府为此事所付出的成本,人们更关心的是,政府接回体育城管理权后,能否兑现承诺,让体育城更接地气,让它重新走回新加坡人的心中。